三化融合 淮安善治 | “1166”工作法 探索老城区治理新路径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区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部署,总结推广“三化融合淮安善治”试点经验,提升社区治理成效,特设“三化融合 淮安善治”成果展示专栏,旨在推广试点村(社区)在党建赋能、优化服务等方面的新经验、新模式。望各村(社区)、单位积极交流学习,推动我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确保“三化”目标顺利达成。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一环,犹如城市脉络中的毛细血管,细密而关键,而老城区治理一直是社区治理的难点、堵点。淮城街道瞻岱社区位于淮安区老城区,占地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涵盖了漕运小区、镇淮小区、广电小区等3个老旧小区及北门大街、东门大街、东长街等沿街863个商铺,户籍人口20000余人。另有驻区企事业单位39家及3个4A级景区和多个文物景点。在区委“三化融合 淮安善治”理念的引领下,瞻岱社区结合辖区现状,瞄准老城区治理“最后一米”,探索提出“1166”工作法,扎实推动社区治理阵地前移,更为老城区注入了强大活力。
“1”:即设立小区支部 坚持“支部建在小区上、服务送到家门口”部署,充分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以社区“两委”成员为基础,吸纳小区离退休党员、物业管理人员中的党员及其他优秀党员参与,组建小区党支部,组织辖区党员主动亮身份、办好事、树形象,充分发挥居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即建设“暖心驿站” 精心打造小区暖心驿站,以小区网格员、物业人员及志愿者等为服务主体,按照“一站多用、开放共享”的原则,常态化开展社区民意收集、居民自治议事、多方联席议事、邻里矛盾调解、志愿服务联络、居民事务代办等服务,全力打通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党群服务体系末梢神经,力争做到“有事不出小区”“矛盾不上交”的管理目标。 “6”:即推进“六方联动” 以小区支部为核心,以暖心驿站为阵地,搭建“党组织、物业、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网格员、涉事方”六方议事平台,明确六方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共同推动小区治理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探索“小区-社区-街道”三级协商共治模式,通过定期收集议题、筛选排序并向上反馈,加强沟通协商,协同推进,共同构建一个高效治理体系。 “6”:即落实“六步协商” 一是打造协商阵地:充分发挥暖心驿站作用,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协商平台。通过举办邻里文化节、志愿服务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民主协商氛围,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二是全方位议题征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方位征集居民意见。线上建立微信群和意见箱,方便居民随时反馈问题;线下网格员每天巡格不低于3小时,全方位开展日常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需求征集等活动,确保议题征集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三是定期开展深入讨论:每月定期举办“小区事・小区议”活动,邀请居民代表、物业公司、自治组织等各方代表共同参与,倾听居民心声,收集意见,并针对实际问题展开协商。四是公示公开讨论结果:将讨论结果、问题清单以及初步解决方案进行公示公开,增强透明度,让居民了解协商的进展和结果。五是积极谋划项目方案:发布“创享幸福家园”微创投项目,鼓励各方结合自身优势和辖区资源自主策划申报。通过整合服务清单和资源清单,梳理出多个微项目,为解决小区问题提供多样化方案。六是扎实开展集体行动:动员社区、物业、居民等多方投入资金,用于设施升级和项目实施。同时,链接外部资源形成资源清单,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1166”工作法实施3个月来,社区工作成效明显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的消极抱怨转变为主动参与小区事务决策,积极出谋划策,共同为小区的发展贡献力量。居民之间的互助互爱氛围更加浓厚,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瞻岱社区将继续深化这一工作方法的实践和完善,不断探索和创新老城区治理新路径,奋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