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加速跑”、活动“嗨翻天”、业态“大升级”,区文广旅游局持续发力让流量变“留量”
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 奋战当“夏” 决胜全年 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做靓特色、进一步构筑文旅发展优势,为全区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区文广旅游局紧盯目标、实干攻坚,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服务升级为支撑,持续焕发千年古城的文旅魅力。 在河下古镇西片区改造现场,机器轰鸣声与工匠忙碌的身影交织出一幅生动的建设画卷:罗家桥巷内,工人正对墙面肌理进行精细打磨,在保留老建筑原有风貌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机;风箱巷外立面铺设已初具形态,青灰砖瓦勾勒出古巷新韵。施工人员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以“绣花”功夫稳步推进改造,细致之中彰显匠心。 淮安区文旅开发中心副主任陈同海介绍:“河下古镇刘家桥街、清真寺巷、风箱巷、琵琶刘巷改造工作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当中,已完成街巷老石板铺装、管槽入地、燃气自来水入地工作,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居民房屋改造,以及罗柳河两侧环境提升工作,希望届时能有一个环境井然有序的高品质河下西片区呈现给游客和市民。”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区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累计接待游客625.26万人次,其中春节期间接待146.91万人次,“五一”期间接待114.12万人次,河下古镇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6.8万人次,跻身全省先进行列、领跑淮安市。 区文广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胥骏表示,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面对“当龙头、作表率”的更高要求,必须清醒认识到文旅产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区文广旅游局将以归零的心态、冲刺的姿态,持续发力、再上台阶。 聚焦项目建设,夯实发展根基。要以敬畏之心、绣花的功夫,持续推进河下西片区的整治。确保“十一”前驴市街、罗家桥巷、琵琶刘巷等街巷以及罗柳河两侧、闻思寺周边整治提升项目竣工;要深挖淮安区历史文化资源,确保“十一”前施-罗著书处对外开放;要紧盯功能完善,确保“十一”前城西干道西侧停车场以及城西干道道路等项目完工。 精心策划活动,激发市场活力。要持续今年春节永怀路花树、“五一”蓝园一棵树的情书热度,持续推进文旅活动的组织,精心筹备国庆假期“1+1+N”文旅活动,即以1个引爆活动为核心、1个主题活动、N个特色活动为配套,构建“白+黑”全天候体验闭环。 精准业态植入,提升产品内涵。整合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源,“十一”前精准导入10家以上全国有影响力、标杆性的品牌业态,提升河下片区商业能级;结合河下古镇街巷改造,引导居民植入业态、丰富体验;同步推动老西门大街临西长街段已修缮房屋业态开业。 区文广旅游局有信心,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服务,喜迎八方游客,为淮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文旅力量。(李 峰 丁佳涵 徐 哲)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