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江苏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动态播报:
阵雨或雷雨!30℃! “知府断案”现场追!古戏台唱《白马吟》!清明穿越淮安府署600年 民进市委会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九届二十五次全委会议 淮安又要下雨了 盱眙县委统战部召开月度工作例会 淮安区旗袍文化协会公益演出:演绎东方雅韵,传承旗袍文化 淮安要下雨了 清明祭英烈!淮安儿女从未忘记英雄 文明参赛倡议书!你我同行,共创和谐淮马 清明追思祭英烈 文明祭祀树新风——我区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清明节系列活动 生态文化旅游区统战系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追寻革命足迹”主题活动 颜复调研推进大规模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淮城街道夹城社区举行“弘扬伟人品德 树立时代新风”活动 伟人纪念地 福 淮安区河下街道河北村:开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系列活动 淮安区淮城街道新城社区举行“缅怀先烈志 共铸中华魂”活动 “进度条” 加载中,预计7月沥青完工,9月全线贯通! 镜阅淮安区 | 我和大圣合张影 4/3 省委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淮安市“全程守护 同心筑梦”世界孤独症日宣教活动举办 孝行淮安志愿者赴周恩来纪念馆开展缅怀活动 复兴镇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 系列活动 镜阅淮安区 | 国风 4/2 刘建洋在盐城开展专题调研 “清明祭英烈 丰碑励童心”——2025年江苏省青少年网上凭吊革命先烈活动正式启动 阵雨!雷雨!最高25℃! 听说了吗?淮安区搬来了一群“国宝级房客”! 崔步银率队开展系列招商考察推介活动 [淮清·法正]会客厅|全国人大代表王强众: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法 石塘镇开展“反诈你我同行,共筑平安石塘”宣传活动 入户调研察实情,新时代文明实践再提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

淮安区旗袍文化协会公益演出:演绎东方雅韵,传承旗袍文化

发布时间:2025-04-05 21:41:04 来源:今日快讯

       “春风浩荡开盛景,扬帆破浪正当时。”在这芳菲未尽的四月,淮安区旗袍文化协会于4月5日下午,在淮安吾悦广场一楼大舞台,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公益专场,大型旗袍歌舞演出。当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今天的活动主持人:王  艳 杨佳芳

  此次演出共呈现18个精彩节目,涵盖了旗袍走秀、舞蹈、乐器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全方位展示了旗袍文化的独特魅力。演出在开场舞《幸福中国一起走》中拉开帷幕,舞者们活力四溢的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也为整场演出定下了欢乐祥和的基调。

  旗袍舞蹈《紫玉金砂》,舞者们身着典雅旗袍,身姿轻盈,舞步曼妙,将旗袍与舞蹈完美融合,展现出东方女性的温婉与优雅。伞舞《河下古街》则别具韵味,演员们手持花伞,轻移莲步,仿佛将河下古街的古韵今风娓娓道来,让观众们沉醉其中。


  在众多节目中,不仅有展现旗袍魅力的旗袍走秀,各类特色表演也精彩纷呈。空竹表演《上春山》与《空竹抖起来》,表演者们技巧娴熟,空竹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发出清脆声响,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慢四步《今夜你会在哪里》和伦巴《见与不见我都在那里》,舞者们用优美的舞姿诠释着别样风情;葫芦丝齐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电吹管齐奏《今天是你的生日》,悠扬的乐声如潺潺流水,流淌在每一位观众心间;莲响《健康万万岁》节奏明快,充满活力;秧歌《锣鼓喧天》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热闹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多个旗袍秀节目令人眼前一亮。《等风与你》《天耀中华》《花好月圆》,旗袍佳丽们身着款式各异的精美旗袍,迈着优雅步伐,或婉约,或大气,将旗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形体舞《紫玉金砂》与旗袍舞《冰菊物语》,舞者们凭借细腻的肢体语言,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享受。






     淮安市淮安区旗袍文化协会,是淮安区唯一经过文化广电旅游局批复,民政局注册、登记发证的旗袍文化协会。 淮安区旗袍协会,在李雪琳会长的带领下,每周三、周五下午2:30~5:00在淮安区文化馆四楼(南门大街9号)接待新会员报名。由协会副会长王艳老师为大家培训及编排节目。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大家庭!淮安区旗袍文化协会,牢固树立“美丽一个女人,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会”的核心理念,我们在建设美丽淮安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淮安区旗袍文化协会,目前有3支志愿者服务队,1. “学雷锋”文化宣传志愿者服务队。2.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3.“孝行敬老”志愿者服务队。每周三、周五下午在淮安区文化馆四楼活动室公益培训活动。始终致力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旗袍文化,为热爱旗袍的女性搭建起一个优质时尚的平台,让她们在其中走向更加自信、优雅、知性与美丽。此次公益演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将淮安区的旗袍文化,推向了更高的舞台,让更多人领略到这一传统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在未来,淮安区旗袍文化协会,将继续扬帆前行,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作者:杨佳芳

【责任编辑:刘 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刘健,手机15951267999 苏ICP备2024101405号-1

运营机构:淮安区焦点传媒工作室,法人代表: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