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阅淮安区 | 庭院深深 11/27
运河奔涌,名城流芳,绵延与壮阔,豪情与温婉,这里是周恩来总理家乡、三大名著诞生地。 长河奔流,源远流长。淮水之滨的青莲岗开启淮安文化之源,邗沟之端的末口印刻着淮安城市文明的原点。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书写一个民族行于水上的传奇。曾有那数不清的南商北客,看不尽的舟来楫往见证了九省通衢、漕盐要津的繁华鼎盛。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千年哲思奔涌至今,文豪武杰长留其名。先贤志存高远、勇敢智慧的性格至今仍然流淌在淮安人的血脉中。 文明如水,大浪淘沙。那些值得你为之自豪的岁月遗珍,浓缩成独特的文化积淀,它不仅属于淮安,还属于华夏,更属于人类共同的记忆。 用一张照片,去诗话心中的淮安,留住心底的乡愁。即日起,淮安区融媒体中心、淮安区文联、淮安楚韵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淮安区摄影家协会联合推出《镜阅淮安区》摄影专栏,用镜头发现淮安之美,诠释淮安之魅,透过光影定格的精彩瞬间,让人们感受到淮安的深情和美好,感受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沈坤状元府 沈坤状元府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河下古镇。河下古镇素有“进士之乡”的美誉,仅明清两朝这里就走出过67名进士、160多名举人和贡生,其中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齐全。 沈坤,字柏生,号十洲,明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在淮安府山阳县河下镇一户殷实人家。沈坤自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明嘉靖十年(1531年),年仅25岁的沈坤考中了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又考上了进士一甲第一名,嘉靖帝亲赐状元及第并授予翰林院修撰,成为淮安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沈坤一生最大的业绩,不是读书做官,也不是中状元做翰林,而是抗倭寇。1577年,沈坤在丧母居家守孝期间,正逢倭寇犯淮。沈坤变卖家产,训练乡丁,抵抗外侮,平定倭患,深受家乡人民的爱戴,被人们称为“抗倭状元”。 沈坤状元府由老宅和寓园两部分组成,分状元楼、老宅区、习武区、向学区、园林区和纪念区六部分,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今年夏天,沉浸式夜游大戏《惊鸿照影》在沈坤状元府精彩上演,为逛府游玩增添新场景新体验,深受年轻人喜爱。游客们漫步中式园林庭院,在朗朗秋夜边走边推理、边看边参与,感受古城的历史底蕴。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