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项目亮实绩 | 漕运镇:全力推进经济薄弱村发展“换挡提速”
今年来,淮安区坚持将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工作作为高质量党建工作的新引擎,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为持续扩大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创新成果的示范引领效应,现特在“淮安先锋”微信公众号推出“书记项目亮实绩”专栏,对部分成效明显、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书记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宣传推介,进一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全区基层党建工作质效。 项目介绍 推进举措 一: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去疴,压实工作责任 针对12个经济薄弱村开展专项调研,深入了解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挖掘潜在优势。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计划,确保所有村年收入大幅增长。明确挂钩领导、结合干部和村(社区)负责人工作责任,由镇党建办、纪委全程跟踪,动态指导并通报工作情况。 二:坚持组织振兴 提振作风,激发干部活力 将经济薄弱村发展列为党建办工作例会必研究事项,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和干事创业能力,锻造过硬党组织带头人和村干部队伍。 三:坚持产业引领 保障要素,挖掘经济潜力 多方争取资源、资金、政策向经济薄弱村倾斜,巩固深化公共空间治理成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深挖土地资源,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聚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办成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项目成效 一:组织功能不断增强 镇党建办专题研究指导、推动解决制约发展的各类问题100余件。摸排选拔德才兼备、勇于担当的后备村书记18人。组织村书记参加乡村振兴调研、招商引资等各类活动10余次。开展理论专题学习6次,农业农村、富民强村专题培训3次。12个经济薄弱村支部带动作用发挥明显,两委班子作风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显著提升。 二:发展要素不断集聚 韩码、林集、沙滩等村已与结对共建单位签订帮扶协议,市委社会工作部已给予韩码村帮扶资金5万元,后续还将进一步助力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组道路建设。同江苏银行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就资源倾斜、政策配套等方面达成一致协议。组建乡村振兴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积极开展农业招商,累计走访对接企业30余家,收集有价值信息2条。12个经济薄弱村今年已实现占补平衡申报预入库近100亩,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三:基层活力不断迸发 进一步巩固深化公共空间治理成果,截至目前12个经济薄弱村累计实现收入414万元,村均34万元,预计到年底村均可实现收入40万元。统筹收入反哺于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新建2.2公里后管圩中心路、1.3公里林滕路渔场段等6条道路。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契机修建桥梁、涵闸20余座,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民生实事持续落在群众“心坎上”,不断改善村庄面貌,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下一步措施及目标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