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江苏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动态播报:
这个周末!2025蒋坝螺蛳市集正式启幕! 河下估衣街的黄家花店 淮安市领导调研推进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 民政部:将施行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水利部在淮召开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会议 凝心聚力,共创辉煌——增力集团2025年度经销商大会圆满举办! 全省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镜阅淮安区 | 红玉映霞 3/22 北京分会助力地方产业对接与创新发展 淮安⇋南京,最新进展来了! 民政部:将要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民政部:将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铁岭县党政代表团来我区考察交流 一线传真 | 区国资办开展“观镜鉴 知行止 担使命”警示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淮安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八届市委第十轮巡察完成进驻 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切实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 植绿护绿添新景 文明实践润民心 ——石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东方红淮安太空家园馆成功举办航天生物科技事业说明会 32℃!淮安接下来的天气…… 淮安区河下街道:织密禁毒网,网格员在行动 万众朝龙盛典·描绘淮台青年携手同行新蓝图 逐“绿”前行!洪泽区推动绿色工厂建设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来淮调研 淮城街道:学雷锋,践行动,暖人心 淮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学雷锋精神 做文明少年”活动 向“新”向“优”向“实”!涟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颜复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快来!淮安区河下古镇这处庭院免费开放~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河下估衣街的黄家花店

发布时间:2025-03-24 14:00:54 来源:今日快讯

  河下地处运河与古淮河交界处,历史上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在明清时代就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往往总是一条龙生产,集约化经营,形成专业市场,前门开店,后院作业,尤其是估衣街,户户经商,家家开店,从而书写了千年的作坊文化。有趣的是这些作坊宁愿扎堆挤在估衣街上也不向其它地方转移,如马桶业,附近的周边城市都没有,唯独在淮安,而淮安还主要在河下,河下当然在估衣街上。还有制花行业,一条街有几家花店,统统挤在估衣街上。

  在估衣街的西首145号,许春扬中医馆对门,有4间门朝北的店面,应该是大七路的厅堂,深深的走廊,粗粗的立柱,显得高大巍峨,这里就是原来名闻名遐迩的“黄广城号花店”,俗称“黄家花店”。

  近日,代表《河下往事》编辑部走访了黄家花店的传人黄玉兰女士。因为我的父亲当年与黄玉兰女士的公公孙原非先生是金兰兄弟,故我称黄玉兰女士为三姐,在笔者印象中,三姐年轻时是个大美女,已经多年未见,谁知85岁的三姐竟然耳不聋,眼不花,人显得非常的矍铄,她跟我谈起黄家花店,顿时来了精神,如数家珍地跟我娓娓道来。

  黄家花店的创始人叫黄宝宝,出生于光绪年初,是三姐的祖父,当时住在河下后三条巷,与有名的杨家相邻,原来在家就与祖母做绒花,当时是小本经营,所谓属鸡的—吃一爪搂一爪。

  三姐的父亲叫黄步荣,出生于1900年农历六月十四日,属猪;母亲叫杨凤英,淮安板闸人,善于做绒花。也许属猪的人性格沉稳、刚毅、纯朴、心地善良,因此父亲一生勤劳,依然以制花、卖花为生,操持全家的生计,做事总能圆满如意。但也许属猪的人责任心强,参加各项活动都十分卖力,精力消耗也大。因此于1958年英年早逝,享年58岁。

  黄玉兰女士出生于1936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兄妹8人:大哥黄玉鑫,后改名黄志祥;大姐黄玉梅20多岁去世;二姐8岁出天花去世;二哥黄玉泰(现年94岁),1936年离开淮安,现在在扬州;三哥黄玉山(现年88岁),现在在厦门;四弟黄玉田、妹妹黄玉英,均在本地。

  父亲在时,当时我们的货送到宿迁、泗阳、沭阳一带,一般总是由父亲和二哥去,挑着担子,每副担子都是由十几个匾组成,重量也还可以,但一里轻二里重,一路上餐饮露宿的也非常辛苦,有时候在外面甚至要转一个多月才能回家。但卖花的人不怕土匪、不怕“二皇”,因为他们都忌悔,生害怕“头上开花”。

  父亲在去世之前,以免儿女今后闹矛盾,曾对家里的儿女有过明确的分工:长子黄志祥经营绢花,老二黄玉泰经营绒花,老三黄玉山从事文具业,因四弟黄玉田尚未成人,在寿凳上嘱咐大哥务必将四弟拉扯成人,并不要让四弟再制花而学医,大哥含泪承诺。后来果然大哥在淮安从事绢花,二哥在扬州发展绒花,三哥在上海做文具,一直做到行业的工会主席,现年88岁。当时四弟黄玉田正在读书,后来做了医生。

  黄玉兰女士说:河下解放了,当时我很小,正在读小学,没有毕业就撤下来,一个人负责处理业务,主要开店卖花,晨起打扫庭院,清理柜台安排人下门板,布置展品,安排发货,还要操持家务。当时黄家花店的生意做得很好,家里做的花基本不够卖,经常从上海、北京进货,以满足淮安以及周边市场的需求,每天的门市除了纸币,一天下来,单铜板就要卖到5盘钱,那时社会上还流通铜板,而铜板有大有小,用专门的钱盘装钱,钱盘上有弧形的沟槽,钱装满了就换个盘,至于一个盘能装多少,已经记忆不清。当时这些东西的利润都很高,基本上是对本对利。

  当时家里用了好多人,如刘顺祥、曹炳华,王秀兰等人,都是靠得住的老员工,人忠诚,手艺好,他们各有分工不同。制花首先要煮丝,煮丝先是用碱水煮,到一定时间、一定程度后,再用清水泡,只有泡清爽了才能使用。然后染色、再卷绒,再勾条,然后大师傅成型,还有就是包装。

  绢花的品种不是很多,主要有菊花、牡丹,后来的大红花,主要用于“鲜花送模范”。

  绒花的品种主要有:双喜、全福、蝙蝠、如意、麒麟送子等等。也有一些孔雀开屏、寒鹊登梅之类。不管绒花或绢花,它们周转主要依靠竹匾,可以堆码到十几层。

  绢花的原料主要是绢,而绒花的原料主要是紫铜丝、生蚕丝,这些原料的来源主要是扬州,因为扬州是制花业重镇,而且在扬州有二哥在那里照应。

  绢花和绒花的包装主要是马粪纸纸盒,一般绒花不能压,压了会变形,而绢花有点变形也不怕,用热水瓶的热气烘一下就可以恢复原状。

  一般制花行业主要服务于老百姓的喜寿大事。姑娘出嫁是一辈子的大事,再怎么穷,几支花还是要买的,添添喜庆嘛。那时黄家花店除了卖花,还卖一些姻脂花粉,同时还附带出租新娘服饰,如凤冠霞披、旗袍、墨镜、小提包等。这阵势相当于现在的一条龙服务。可以看出当时黄家花店做生意,既灵活又实际,总之跟着市场走。

  1955年,合作化大高潮,实行公私合营,黄志祥带领全家同整个制花行业一起,与服装行业,加上什么摇绳的,编蒲包的行业合并,组建淮安制花服装纤维厂,厂址东门在花巷,北门在琵琶刘街。而纤维厂设在河西,即后来的毛巾厂身底下,纤维厂的厂房建好后又并给了人家毛巾厂。从此“黄广城号花店”走出了那段辉煌的历史。

  淮安制花服装厂的第一任领导叫金玉其,以后叫高守衡、刘万顺,产品主要还是绢花和绒花,产品的销路基本上还是以前河下各个花店的客户,当然也发展了一些。服装产品一是门市和来料加工,到后期做一些出口。1964年开始做塑料制品,主要是小钱包、帽箍等;到“文革”时做语录包,里面装一本《毛主席语录》,生意也很大。1966年10月,淮安制花服装厂更名为“淮安县塑料制品合作工厂”。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些花儿、朵儿地被作为破“四旧”的对象,被作为“封、资、修”的货色而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从此风光不再。(赵庆生)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刘健,手机15951267999 苏ICP备2024101405号-1

运营机构:淮安区焦点传媒工作室,法人代表: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