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淮安| 博里镇"五老"志愿者清明前夕举办特色汇演缅怀先烈,追思亲人
博里镇"五老"志愿者 清明前夕举办特色汇演 缅怀先烈 追思亲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清明节前夕,博里镇“五老”志愿者组织全镇42个义演团队齐聚在三门社区广场,突出“缅怀英烈,追忆亲人”为主题,用一场饱含深情的文艺演出,寄托对先烈和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这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吸引了上千名群众前来观看,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又充满温情。 演出在姐妹组合的扇子舞《祖国颂》中拉开序幕。舞者们手持五彩斑斓的扇子,动作整齐划一,如行云流水般轻盈流畅。她们用灵动的舞姿,展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和繁荣昌盛,也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与赞美。那翻飞的扇面,似是在描绘祖国的美好画卷,又似是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感恩之情,为整个演出奠定了庄重而又热烈的基调。 随后的节目紧扣缅怀追忆的主题,将现场观众带入了深沉的情感氛围之中。淮剧《送别》以其独特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讲述了送别时的不舍与眷恋。演员们用极具感染力的嗓音,唱出了离别的愁绪,仿佛带着观众回到了那些充满牵挂与思念的场景,让人不禁泪湿眼眶。 小品《含泪叫声父母亲》以贴近生活的情节,展现了子女对父母深深的思念。演员们生动的演绎,将失去亲人后的痛苦与懊悔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感同身受,许多人在台下默默流泪,现场弥漫着哀伤的气息。 舞蹈《谁留下一抹红》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向革命先烈致敬。舞者们身着红色舞衣,用刚劲有力的舞蹈动作,展现了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那一抹鲜艳的红,是先烈们用生命染就的颜色,它代表着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仰,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歌曲《拉着妈妈的手》旋律悠扬,歌词饱含深情。歌手用温暖的嗓音,唱出了对母亲的依赖和眷恋,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亲情的珍视。观众们沉浸在歌声中,回忆着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脸上洋溢着温暖与感动。 花船表演则为演出增添了别样的民俗风情。花船在演员们的舞动下,轻盈穿梭,宛如在水中飘荡。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表演生动活泼,他们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承了博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内涵。 舞蹈《龙魂》气势磅礴,舞者们以刚健有力的动作,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的舞蹈中蕴含着力量与坚韧,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能屹立不倒,奋勇前行。 最后,演出在全体演员合唱的《爱我中华》中落下帷幕。激昂的歌声,唱出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现场观众也纷纷加入合唱,歌声响彻广场,回荡于四面八方,将演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这场文艺演出,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表达了对先烈的敬仰和对亲人的思念。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五老”自愿者们用这种艺术的方式,铭记历史,传承情感,让缅怀与追忆在这片红土热血土地上延续。相信这种精神将激励着博里镇的人民不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仇中荣)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