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第一镇”、当好“排头兵”,施河镇挑大梁、这样干!
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 奋战当“夏” 决胜全年 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抓项目、挑大梁,确保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以优异答卷为“十四五”发展划上圆满句号。作为“全国文明镇”和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施河镇积极将全会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持续发力。 施河镇始终秉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工作导向,以优质企业培育和重点项目推进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成为推动全镇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江苏新起点实业有限公司专注于全民健身器材、室内外体育器材、幼儿游乐设施等产品生产,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品牌运作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走进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操作冲弧机、激光切割机等设备紧张作业,一件件健身器材的零部件在生产线上有序流转。这些产品后续将被组装成智能健身路径、室内体育场馆设施、幼儿游乐装备等,广泛应用于校园、社区和各类公共空间。 “江苏新起点实业通过科学规划,配备专业器材与智能设备,采用全龄友好设计,为城市公共空间、社区学校等打造安全、高效且趣味性强的运动环境。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体育设施搭载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可实时记录使用者的运动时长、卡路里消耗、运动速度等数据,不仅能提供个性化运动建议,更能带来沉浸式运动体验。”江苏新起点实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皋荣华介绍。 施河镇在做强产业“筋骨”的同时,始终把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态农业试验田铺展如锦,稻鸭米在“稻鸭共舞”的和谐自然中香飘四方,芡实、鲈鱼等特色种养业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富一方”的规模效应。以五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为引领,全镇统筹推进生态河道治理与农村道路黑色化工程,构建起宜居宜业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刷新“施河颜值”。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相得益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同频共振,每一个勤劳的身影都在共同绘制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施河画卷。 区委全会强调,要持续提升发展质效,确保各项指标总量、增幅不低于去年。 奋战当“夏”,决胜全年。施河镇将以此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全市第一镇”发展定位,围绕全年目标,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保稳定、惠民生,为推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施河力量。 施河镇镇长刘美林表示,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胜利召开,为全区抓项目、挑大梁,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吹响了集结号。施河镇将紧跟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工作部署,抢抓江苏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契机,凝心聚力抓项目招引、乡村振兴、基层善治,奋力谱写“产业强 环境美 民风淳”新篇章。 多措并举抓项目强引擎。力争新签约亿元项目3个,10亿元项目一个,新开工竣工亿元项目各2个;推进投资3亿元的教体装备展示体验中心项目8月份开工,投资1.1亿元的新型实芯电阻器项目12月份竣工,力争年底前,开票销售达到55亿元,入库税金达到2亿元。 全力以赴惠民生增福祉。实施好2300亩生态农业试验单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个,高标准农田3700亩,生态河道6.5公里,不断提升新教育学校知名度、塑造特色中医馆新品牌,打造“施以援手·河枫共治”特色治理品牌。 坚持不懈强作风提效能。实施“党建+实训”活动、“党建+提质”活动、“党建+致富”活动,高效运营好乡村振兴公司,拓宽“线上加线下”村集体增收渠道,促进村强民富。(成林珊 严秋龙) 曹子帆(实习)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