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桥馄饨街焕新记
淮安区车桥镇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馄饨街,在全面且细致的改造后焕然新生。该镇以“改造一条街,温暖一个镇”为目标,不仅解决老街雨水污水管道老化、道路坑洼等民生痛点,更激活了文化基因,点亮了“乡愁经济”。 改造完成的馄饨街,整洁干净的青石板路取代了“坑洼路”,通行舒适度显著提升。涧河水蜿蜒流过街区一侧,更添几分灵动。漫步街中,充满老街韵味的店招、精心点缀的绿植与兼具古韵与新姿的建筑相映成趣。其中一家桥头馄饨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外部橱窗明亮洁净,店招焕然一新。店内,操作台面光洁如洗,店主梁艳青正麻利地包着馄饨,手指翻飞间,一个个皮薄馅饱的小馄饨整齐排列。一旁的大锅里,骨汤翻滚,热气腾腾,她熟练地将包好的馄饨下入锅中,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在这条街开店已经七八年的桥头馄饨店主梁艳青告诉记者,之前这条街路特别窄,车也不好走,一到下雨天很容易积水,墙面也不美观。改造之后,整体都有所提升。 “道路变得更加宽敞,游客也越来越喜欢来,这里还有打卡的地方,来的人多了,店里的生意也变得越来越好。”梁艳青说。 针对老管道损坏堵塞问题,车桥镇以“分段施工、错峰作业”方式推进管网修缮与道路改造,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影响。新铺设900平方米青石板路面,依法拆除涧河沿线违章建筑20余处,累计拔除废弃电力、通信线杆8根,对沿街强弱电入地处理,安全隐患有效消除。拆除违建、提升环境,既保留店铺烟火气,又融入时尚感。常态化保洁机制与线上推广使其成为热门打卡地,更凝聚起车桥人的“乡愁记忆”。人气的提升直接带动街边商户营收增长,“一碗馄饨富一方”成为现实。 “今年是车桥集镇建设管理提升行动年,我们直面群众关切,大力实施雨污管网改造工程,管网建设深入巷道深处,从源头实现雨污分流,打通深埋地下的‘隐形脉络’。”车桥镇政法委员吉旭介绍,该镇还同步开展道路改造工程,对镇区5条共3公里道路全部高标准设计和修建,不仅方便群众出行也提升了集镇观感。 一碗热气腾腾的车桥馄饨,是否勾起了你记忆深处的温暖片段?快来分享你心中最能代表“乡愁”的美食吧!(沈艺荞 刘 武)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