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一场水韵与智造的邀约!全国主流媒体聚焦金湖新图景
|
初冬时节,水韵荷都,叠翠流金。11月13日至15日,“智造金谷 融合向新”全国主流媒体暨长三角融媒聚焦金湖采访调研活动成功举行。50余家媒体代表深入这座苏北水城,用镜头与笔触全方位解码其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之变、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 智造金谷:“产业跃迁”锻造发展硬实力 媒体行的首站深入金湖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腹地,扑面而来的“智造”气息令人震撼。 在江苏阿路美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款款打破国外垄断的A2级防火金属复合板引人注目。“我们的产品能耐1200℃高温,每平方米价格比国外品牌便宜约300元。”董事长陈建明手持样品,话语中充满自豪。“每台一小时可产生约20000度电,这标志着我们在全球大兆瓦风电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南高齿(淮安)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垒的介绍彰显技术自信。世界首台20MW海上风电主齿轮箱在此下线。这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金湖融入长三角产业链、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高地的关键一环。 而在西派集团有限公司,亚太地区最长的高精端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正高效运行。“没想到苏北水乡能孕育出这样的‘隐形冠军’!”扬州市江都区融媒体中心主任姜长春发出惊叹。投入1.6亿元打造的“西派智能梦工厂”,是金湖制造业迈向智能化、高端化的生动诠释。 “十四五”以来,金湖精准锚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奋力擦亮“长三角智造金谷”名片。数据显示,金湖净增规上工业企业超2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攀升至56%,全部工业产值连跨四个百亿级台阶,2024年达730亿元。一组组跃动数字,勾勒出金湖工业经济“质效双升”的陡峭曲线。 水韵湖城:“生态颜值”蝶变为“发展价值” 发展的硬核实力之外,金湖的“生态颜值”与人文底蕴同样令人赞叹。 采访团徜徉于十里果林丰收的瓜蒌基地,在尧想国文旅区沉浸式体验尧帝文化,于黄庄知青馆回味激情岁月,在吴运铎兵工馆感受“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不仅领略了金湖深厚的历史文化,更感受到了金湖人民的坚韧与奋斗。”山东省滕州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舸 感慨道,“早就听闻‘金湖人好地方好’,果然名不虚传!” 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 “中国天然氧吧”,金湖已构建起以4个国家4A级景区为龙头、300公里全域绿道串联的全域旅游大格局,白天赏美景、品美食,晚上住民宿、数繁星,成为多少人的“金湖印象”。2025年,金湖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为“人好地方好”写下了最生动的时代注脚。 融媒聚力:共绘县域现代化新图景 本次活动不仅是成就展示,更是媒体智慧与地方发展的深度交融。在采风分享会上,媒体人围绕“如何讲好金湖故事”展开热议。 “金湖的均衡发展令人印象深刻。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在这里琴瑟和鸣。”南京市浦口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孙萍表示,“这种稳健而强劲的发展脉搏,是讲好金湖故事最坚实的底稿。” 四川省双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丁平则关注到软环境:“金湖营商环境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两次跻身全省前十。‘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形成了吸引项目的强大磁场。” 正如新华社江苏分社党组成员、省记协副主席刘兆权所言:“金湖的故事证明,只要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小地方’也能书写影响时代的‘大文章’。” 本次“智造金谷 融合向新”活动虽已收官,但其产生的回响正持续扩散。媒体深入的调研与传播,为金湖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智慧启迪,也注入了更强的舆论动能。金湖,这座充满活力与自信的“长三角智造金谷”,其“人好地方好,发展态势更好”的精彩故事,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扬。 |
【责任编辑:刘 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