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淮安!事关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
|
11月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关注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报道了全国多地进行电动自行车充电惠民措施方面的探索情况。 央视聚焦淮安!事关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 报道中指出,在江苏淮安某小区充电棚内,一排智能充电箱格外醒目。居民只需要打开自家专设的充电箱,就能轻松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据了解,自2024年起,住建、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紧密配合,在全市推广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零差价自接电”模式。充电箱由政府投资建设,居民充电时只收取居民用电电价,不收取服务费。 当地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针对部分老旧小区创新采用自家专属充电箱,通过专线直连自家电表计费,从源头上减少了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和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同时也推动了车辆集中停放和充电的有序管理。 2024年以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淮安各县区各部门持续发力、齐抓共管,深化电动自行车“一件事”全链条治理,把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作为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市新建住宅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14.8万个,住宅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累计达38.2万个,基本满足群众充电需求。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经开区、金湖县、盱眙县等地针对规模较小的老旧小区,创新采用“自接电”模式,通过专线直连家庭用电,让居民在公共停车库享受“零差价”充电服务。洪泽区政府投资建设充电和配套设施并负责日常维护,充电时只收取居民充电电价,不收取服务费。工业园区则采用“一户一表”方式,启动建设3000个充电接口,并同步配备充电棚和灭火器等设施。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