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这道菜!堪称入秋第一“硬”菜
黄花塘老鹅 是盱眙一道乡土名菜 原生态的散养老鹅 传承百年的烧制技艺 使得这道土菜深受欢迎 质朴醇香的味道经久不衰 黄花塘老鹅,选用的是当地养殖的“四季鹅”,因一年四季都能产蛋而得名。因为纯粮喂养、生态放养,生长周期偏长,鹅有充分的时间来沉积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盱眙人陈金玉在黄花塘开了一家老鹅馆,他烧的老鹅远近闻名。“这道菜做起来不难,家家户户都会,最关键的是鹅的品质。”陈金玉在自家农场养了上千只鹅,只需瞄一眼,就知道哪只鹅“大限将至”。陈金玉说:“一般要选8到12斤的大鹅,胸脯圆润,鹅瘤摸起来发硬,这样的鹅品质最佳,烧出来肉质紧实,有嚼劲,吃起来有一种醇厚的香味。” ![]() ![]() 初加工后的老鹅,用80℃水烫三分钟,将细微的绒毛处理干净;快刀剁至四公分大小的方块。起锅烧油,待油温升至150度左右,下葱姜煸出香味,再放入鹅肉,让热油充分包裹。大火爆炒15分钟后,改小火煎至鹅皮微黄,让铁锅激发出鹅肉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此时,香喷喷的鹅油慢慢从肉中溢出,再用料酒去腥,生抽调味,老抽上色,加水没过鹅肉,炖煮45分钟,最后大火收汁,美味即成。鹅肉色泽红亮,汤汁浓稠诱人,吃起来鲜嫩可口,肥而不腻,当地百姓用质朴的烹饪方法,成就了老鹅原汁原味的鲜美。 ![]() 鹅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其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尤其是亚麻酸含量超过其他肉类,对心血管健康有益,适合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眼下,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吃鹅肉能够补气、润肺、养阴,让人腿脚有力,精力充沛,安稳入秋。 关于黄花塘老鹅,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1943年初,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在此驻留两年零八个月,黄花塘成为抗战时期新四军军部驻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段时间里,新四军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百姓自发把家里养的大鹅炖了,给伤员补身体。因此,黄花塘老鹅不仅是一道美食,还是军民鱼水情的见证。 如今,黄花塘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瞻仰新四军军部旧址,品尝黄花塘老鹅,感受昔日小村庄不断焕新的面貌和人民群众幸福的生活。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