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湖公园喷泉成“摆设”?数十万元设备闲置生锈引民忧
|
“花了几十万建的喷泉,就在水里泡着生锈,太可惜了!”近日,多位淮安市民向记者反映,位于淮安区周恩来纪念馆北侧的荷湖公园内,两处喷泉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其中一处为音乐喷泉,自建成后从未启用,即便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也未见运行,引发民众对财政资金浪费的担忧。
记者实地探访看到,荷湖公园的喷泉设施淹没在景观水中,部分露出水面的喷头已显斑驳,水下设备隐约可见锈蚀痕迹。附近居民王先生表示,这些喷泉大约是去年完成安装的,当时大家都很期待,没想到从此“悄无声息”。“听说光那个音乐喷泉就花了几十万元,纳税人的钱不能就这么白白浪费,设备泡在水里只会慢慢坏掉。”
在公园内,不少市民表达了相似的不满。带孩子散步的李女士坦言,公园本是市民休闲放松的核心区域,喷泉作为景观亮点,若能正常运行,既能提升公园品质,也能丰富市民生活。“周边居民多,尤其是节假日,要是音乐喷泉开起来,肯定很热闹。现在这样闲置着,太让人痛心了。” 记者注意到,此前有市民反映生态新城某小区门口废弃喷水池存在安全隐患,后经协调拆除改造为花园景观。而荷湖公园喷泉的“建而不用”,正是多地存在的公共设施闲置怪象的缩影,从耗资数千万的客运站十年未迎客,到投资上亿的场馆迟迟不开馆,此类现象背后是公共财政的浪费与民生期待的落空。
民众普遍认为,喷泉闲置可能存在多重原因,但无论何种情况,相关部门都应主动回应。“哪怕是因为运营成本高或维护有难度,也该跟大家说清楚,而不是让设备烂在水里。”市民张先生的话道出了众人的心声。大家期待有关部门尽快排查喷泉闲置原因,明确责任主体,要么制定启用及管护方案,让设施发挥作用;要么给出合理处置方案,避免资源持续浪费。
民生工程的价值,终究要靠“实用”来体现。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公共设施建设不能只重“建设”不重“运营”,更不能沦为“面子工程”。荷湖公园的喷泉能否从“水中摆设”变回“景观亮点”,不仅关乎数十万元财政资金的去向,更连着群众对公共服务的信任。记者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文|图:杨佳芳 沈殿国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