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访华夏文化网总编蔡国华先生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宋•••苏轼《和董传留别》,此诗意思是:虽生活清贫或简朴(粗布披身),但富有的学术积淀自然外显气质非凡或高雅。此诗进一步说明了内在的知识、或学识、或技艺富裕足以弥补外在的物质不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多数人为了获得某种富足,多在向外追求,努力追逐或努力抓取外在的东西,却不知向内提升,不懂得通过内在的完善、或知识的吸取、能力的弥补来富足自己的内能,终究在外一无所得,侥幸得到亦是昙花一现,本末倒置的追求必将南辕北辙。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古人诚不欺后人。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很显然,内在学识、品质、能力等等不可见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外在富足之源。今天,带您从华夏文化网总编蔡国华先生的人生履历中,感受内在富足带来的人生充实和外显的受人敬重。 ![]() 图注:艺术家蔡国华先生 初识蔡先生:运河书画院院长 我与蔡国华先生初识于几年前的某个晚上,在河下古镇张洪斌先生的河下人家民宿馆。我和张总正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的时候,一位貌似儒雅的、微胖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有客人在?”来人穿着朴素、声音浑厚而轻柔,给人以稳重、可靠的感觉。说罢,恐怕打扰我们,顾忌不便,便掉头要走。让我对他的好感进一步加深,感觉来人修养还较高。之后,张总叫住了他,说都是自己人,不碍事,请他留步、入座。经张总介绍,算是初识,了解到蔡先生是淮安运河书画院院长。我和张总谈话过程中,蔡先生没有多语,话很少。此次相识,蔡先生留给我的整体印象是:一位朴素的、儒雅的、稳重的、有礼貌的、言语不多的书画家。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接触的次数慢慢变多,让我对蔡国华先生更是刮目相看。他不仅仅是一位书画艺术家,他的多才多艺和文理贯通的学术能力和自学能力让我实在是敬佩有加。他还掌握着篆刻技艺,还能在艺术界举办的晚会上独奏传统乐器二胡,如果仅仅就是这样,那就太小瞧他了。就蔡先生来说,甚至还有自己的网站,除了自己有网站,还自学编程并成功为多家单位和个人创建网站,他还擅长活动策划、图书出版策划等技能。可见,在人生这一无硝烟的战场上,他是掌握着“海陆空”多栖作战本领的。 2017年蔡国华先生被《淮安城市网》聘为艺术顾问。而我也曾因担任过《淮安城市网》文学事业部副主任,便有心进一步了解蔡先生,希望从他的人生历程中管窥到某种精神,希望他的这种精神能够为这世间人,为你或我有所启发或感悟。 ![]() 图注:工作中的蔡国华先生
约访蔡先生:古镇漫谈 近日,在某个午后,于淮安河下古镇,荣幸邀约到了蔡国华先生,让我有幸走进他的人生历程中,让我有机会用文字讲述他的故事,让有缘的读者能够熟悉和了解到一位多才多艺和文理兼通的特殊艺术家,也让有缘的读者通过蔡先生的故事进一步管窥到大运河畔的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的原因。 我们约见在古镇的石板街,一边沿着小巷散步,一边聊着天,算是开始了古镇漫谈。 “近日,看到蔡老师您所制作的网站《华夏文化网》更新了手机版本。我认真的浏览了该网站,看到您把原来的《艺友网》、《运河书画院》、《河下古镇》、《淮安区新联会》、《淮安区老年大影视系》、《河下往事》编辑部等几个网站都合并到这个网站中,并相对独立(即二级域名网站)。可以想象,这个网站建立一定需要耗费您诸多精力与时间。这让我很是惊奇,因为看到您一直在忙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哪来的精力和时间?更觉好奇的是,您做的这个网站,无论从规范性、美观性、合法性,都做的很好。这让我产生一种特别的好奇,人们都说蔡国华老师是个多才多艺的人,让我怎么也想不到您对网络领域还涉足的这么深入,而且所做的网站绝不逊色于专业的网络公司。”我们边走边聊,我也不断地抛出诸多好奇。 “坊间有一个传闻,北京的某网络公司看到您的网站后大加赞赏,说您的网站既大气、美观,又规范。外在,对您的评价较高,看得出来,您是多才多艺,但外在更多的是接受您是一名书法家或者说艺术家。作为艺术家来说一般都是擅长琴棋书画,文学与艺术等方面。而对于蔡先生来说,您还擅长于网络页面工程创建和新媒体运营,这倒是让正常人对多才多艺的外延认知变得不再固化了。”我继续说着。 “您能否跟我谈谈这方面的内容,谈谈您是如何跨行业结缘网站页面设计和新媒体的?以满足我和读者们对您的关注和好奇心或者说是疑惑。”我抛出了我的请求。蔡先生看我如此恳切,也就毫无顾忌地打开话匣子,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他的过往和内在的富足,以及内在富足后为社会带来的光耀反哺。 从篆刻家到网页创建工程师、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 2008年,蔡国华先生有幸任职淮安市镇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宣传员岗位。任职初始,公司便把建立公司网站的任务交给了他。对于他来讲,建网站这是一个新鲜而又陌生的领域,如同他下岗后接触3DMAS、CAD一样。当初,接受网站建设任务时,他感到不知所措。听他讲,刚开始是外包给某个网络公司帮助建立的。在建网站过程中,他先设计好首页及子页效果图和结构菜单,之后,交给网络公司的汤总。外包公司按效果图进行网站初步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所建立的网站并没有达到预期页面效果。蔡国华先生便要求外包公司对网页进行进一步修善,同时提出,希望外包公司技术人员能够当着他的面进行修善。 最后,虽结果并未如愿,但在与外包公司商讨网站建设过程中,学到了如何上传程序文件,如何注册域名,如何进行工信部、公安部备案等网站建设中的相关流程。蔡先生乐于学习的求知欲感动了外包公司的汤总,在了解到蔡先生具有篆刻技艺后,还无偿地为他建立了一个展示篆刻的独立网站。当汤总把网站发给他时,他很惊讶,因为他并没有委托汤总替他做这个网站。按照汤总的说法,他是欣赏蔡先生的篆刻水平,敬重他的为人品德,敬佩他的书法技艺。此时,我们看到了蔡先生的内求补足(对网站建设技术的求知欲)、学识(擅长篆刻技艺)和品质(谦虚好学)出现了外在自然显化。 通过为公司建立网站这一过程,进一步激发了蔡先生的求知欲,为了让公司的网站变得更符合公司要求、更美观、更规范,他暗自决心拜师学艺,学习创建网站的编程知识,以达到能够自建网站的目的。 蔡先生是说到做到的人 在日常网站的维护工作中,在网络上因需要购买空间与域名等的事情,他结识了江苏山阳网络公司的张老板。张老板是计算机科班出生,网络界的高手。蔡先生向张老板透露了希望向他拜师学习网页创建编程知识的想法,果然求知的人不缺少善缘,张老板竟然非常慷慨地答应满足了他的求知欲。 在张老板的热心帮助下,蔡先生勤奋学习,终于学会了创建网站的相关知识。经过持续不断地学习,终究学有所成,还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网站创建本领反哺社会,服务他人,内求富足后的外显光耀在此呈现。他利用现存的模版进行改进和完善,为朋友及企业单位创建过二十多个网站,因为他有从事美术设计工作的阅历和学识,所设计的网站在结构的合理性与页面布局及美观性上都高于一般的网络公司所创建的网站页面,得到了诸多业主的喜欢与认可。一加一大于二,知识的叠加效能让他进一步尝到了内求富足的人生导向所盛产的果实。 ![]() 图注:高级工程师蔡国华先生
荣誉接踵而来,蔡先生为镇淮集团公司建立的网站还获得全国建筑企业优秀网站评比三等奖,这是淮安地区建筑业内唯一获奖单位。他本人也获得“中国建筑行业网站建设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后来,蔡先生还取得了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职称,已然成了自学成才励志典范。 ![]() 图注:蔡国华先生在获奖现场 因蔡先生爱好摄影与书画,随着创建网站能力的逐步提升,又萌生了创建书画摄影方面的论坛式门户网站的想法,为他的书画摄影界的朋友创建一个宣传推广平台。好友张生给他介绍了广东克米设计工作室,这家工作室是专注于Discuz!模板以及插件开发设计! (Discuz!是全球成熟度最高、覆盖率最大的论坛软件系统之一),通过这家工作室,他获得了一个门户网的程序文件。蔡先生对此程序文件进行了改版设计,通过约一年时间的摸索学习和研究,终于在2003年建成网站,并申请注册为国际顶级域名zgshsyw.com,成功通过中国工信部备案《中国书画摄影网》。 2016年,蔡先生将网站编辑部从淮安区西长街迁址至河下估衣街146号,并将该网站归属于“淮安运河书画院”旗下。在运行过程中,该网站曾吸引了全国各地诸多书画家、摄影家入驻。不到一年时间,入驻注册会员万人,赢得一片好评。内在富足不仅给蔡先生带来了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在影响力扩大的同时,还结交了全国各地诸多艺术家朋友。 是书画家,也是慈善家、新媒体人、摄影家 2016年阜宁地区遇到了特大龙卷风,《中国书画摄影网》号召并组织淮安书画家献爱心。淮安书画家公益捐献价值48万元的书画作品,用这些由书画兑现的善款支援阜宁灾区。详细点击查看链接: ![]() 图注:捐赠证书
2016年,创建《淮安运河书画》官网zgwce.com,2019年创建《华夏文化网》hxwhxx.com,同时注册《华夏文化》微信公众服务号及订阅号,2020年创建《艺友网》,2021年设“走进艺术家”、“河下之声”等栏目,2020年注册《河下往事》公众号。由于蔡国华先生有自己的网站平台,自然而然就成就了新媒体人的身份,还被淮安区融媒中心聘为特约通讯员。 目前,蔡先生任职“华夏文化网”总编,还是“走进艺术家采访组”的负责人,是《河下往事》编辑部主任和采访组组长。蔡先生是负责人的新媒体人,采访组的报道文稿都是由他编辑首发。 蔡先生不仅仅因为自己的网络平台成就了他这样的一个媒体人的身份,他的摄影水平也是非常好的,在淮安摄影家界也是有一定名气的。 这些年来一直在做公益性文化活动,一些社会组织经常请他为活动摄影和摄像,再通过他的相关媒体平台对外发布。 鉴于此,还被大家公称为“淮安文化界好人”。 蔡先生给我们的启发 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上,我们聊了很多,时间过得很快。临近晚餐时,蔡先生也很客气,希望能够小聚,因我有其它事情,便与他告别了,结束了我们的古镇漫谈。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有人物质富裕,精神还是那么的空虚,成天惆怅不已;为什么有人外在的物质并不是非常富裕,活得却是那么的滋润和通透,精神状态是那么的好? 从与蔡先生的漫谈中,我找到了答案。蔡先生或许与你我一样,皆是普通的人,但是他作为平凡人而具有不平凡的品质。他的内心富足,善于求知,乐于奉献,终而舍有所得,受人敬重,并得到社会褒奖。这便是蔡先生的活法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我知道,在我这篇文章发表后,蔡先生依然会继续保持着求知的欲望和学成后奉献的精神,他的人生将会一直在求知的路上奔跑,同时,他的人生也一直会在持续奉献的路上迎来鲜花和掌声。当然,他的精神也可能会触动或感动着你和我的人生,从而一起向阳而生。 最后,让我们重温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的诗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愿你和我的人生如蔡先生一样,虽清贫而精神富足,虽粗布裹身但笑口常开、神采奕然。(陈红军)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