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江苏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动态播报:
淮安市代表团团长、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守正创新办好自己的事情 以“十四五”圆满收官 省人大代表、市长顾坤:强化“项目为王、环境是金” 更好展示“象征意义” 市领导李森赴新闻单位开展春节走访慰问 孝行淮安 温暖淮安:孝行淮安志愿协会举行2024年年会 淮安区慈善总会举行慈善社团组织年度工作评议总结会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党委书记管晓蓉:加快建构“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 促 清江浦区美术家协会写生学会淮河老街写生 来了!2025淮安西游乐园淮安马拉松,明起报名! 涟水: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走在前、做示范 省人大代表、江苏飞特尔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洪洋:加大扶持苏北科技型中小企业 淮安要下雪了! 省慈善总会领导来淮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河下街道螺蛳街村开展我们的节日——“浓浓墨香迎新春 老人巧手绘春联”送祝福活动 河下街道新路村开展“女童保护——如何保护孩子远离性侵”主题宣讲活动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省人大代表、清江浦区区长赵洪涛:做好三篇文章 奋力跨越赶超 颜复主持召开2025年区委编委会第一次会议 迎新春“鼎丰米业杯”掼蛋联谊赛圆满落幕 金蛇启运,逐梦前行暨陈铎艺术馆星光艺术团迎新春联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戚寿余:凝心聚力共奋进 实干笃行启新程 信长星在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阐述四个“更有信心” 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省人代会淮安市代表团抵宁报到 省政协委员、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吴晓丹:扛起“勇挑大梁”光荣使命 当好“责任委 淮安市民主党派工作座谈会在洪召开 2024年淮安区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聘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拟聘用人员公示(第二批) 我区召开2024年度镇街党(工)委和区委相关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聚焦2025年淮安两会 | 淮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补选王向红贺宝祥 《新时代楷模人民艺术家——李锦龙》专题报道 许昆林在淮安调研时强调:坚定信心干字当头抢抓开局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活力添后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省人大代表、市长顾坤:强化“项目为王、环境是金” 更好展示“象征意义”

发布时间:2025-01-22 11:05:31 来源:今日快讯

  
 

  1月21日

  省两会特别报道专栏刊发了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市长顾坤相关采访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市长顾坤:

  强化“项目为王、环境是金”

  更好展示“象征意义”

  

  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淮安代表团审议时,充分肯定了我市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要求我们“做好项目文章,保持产业壮大的好势头”,为我们聚力主攻项目、夯实产业支撑进一步提供了指引、增添了动力。省长许昆林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持续夯实新型工业化根基,充分彰显了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淮安殷切嘱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两会”精神,紧紧围绕成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生力军,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抓实项目这个“牛鼻子”、营商环境这个软实力,全力推动工业扩总量与优结构、增质效与提速度协同并进,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以更多过硬发展成果更好展示“象征意义”。

  一是大力实施项目招引“4155”工程。积极构建高水平招商选资新模式,全力主攻龙头型大项目、专精特新好项目,精准高效配置招商资源,精心办好系列招商推介活动,确保全年协议引资总额超4000亿元,新签约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1000个以上,其中超30亿元项目50个以上,新签约科技型项目500个以上,当年签约当年开工400个以上。健全科学研判、项目准入和投资监管机制,确保项目实打实。

  二是大力实施项目建设“1533”工程。深化项目“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全要素市级统筹,进一步提高项目转化率、产出率和贡献率,确保工业投资超1500亿元,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500个以上,新竣工300个以上,竣工项目转列统企业300户以上。强化“亩产论英雄”,大力培育新增长点。

  三是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以“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为引领,“一业一策”持续强核、育链、壮群,大力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千企技改、企业上市以及新一轮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计划,确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产值过千亿元。协同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提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积极推进盐穴综合利用,带动新型储能等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市级精加工中心、模具产业基地等“五中心一基地”和中试小试等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1小时工业配套服务圈。

  四是大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创新体系和省内创新资源布局,着力提升科教产业园“创新之核”功能,深化宁淮科创走廊建设,高水平建设运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淮安分院、南理工淮安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扎实开展科技金融赋能创新提速行动,大力实施“雁归”“留凤”工程,加快打造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五是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工程。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深化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四最”营商环境集成改革,不断以营商环境软实力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着力提升物流产业数字化水平,持续创新要素供给模式,优化升级工程建设项目“三极四即”审批服务等改革举措,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真正让广大企业家在淮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生活。来源:现代快报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刘健,手机15951267999 苏ICP备2024101405号-1

运营机构:淮安区焦点传媒工作室,法人代表: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