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军调研生态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9月18日,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调研生态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生态农业这个着力点和突破口,发挥农业优势,集成生态优势,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市,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 淮阴区丁集镇境内,一望无垠的水稻郁郁葱葱,丰收在望的喜悦扑面而来。史志军来到爱康农牧种养循环生态单元,实地查看水稻长势与种养循环产业发展情况。该单元围绕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生态消纳,系统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拓展“地上种粮、粮变饲料、饲料养殖、养殖产粪、粪肥还田、土壤改良、品质原粮”新路径,有效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史志军指出,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生态循环模式及效益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并聚焦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在共同受益、共享成果中,为生态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淮高镇张集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开展土地平整、泵站维修改造、沟渠衬砌疏浚、新建田间道路等,实现片区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大幅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灌溉用水利用率。史志军听取了高标准农田专项整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经营水平等情况介绍,强调要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加强高标准农田的规划设计,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织密招标投标、施工建设、验收管护等监管体系。 涟水县南集全稳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单元通过叠加运用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优质果蔬种植、水稻试验基地、农田退水回用、池塘尾水循环利用等,打造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史志军详细了解农田生产条件、耕地质量、管护机制、周边环境等情况,指出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生态化消纳、集约水资源、改善土壤、促进增收等综合效益,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实事。要加快健全完善务实高效的管护机制,让好理念发挥出好效益。要以生态农业为引领,在加快农业高产、高质、高效发展,推动特色产业集聚、集成、集群的同时,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一体推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提升,助力城乡统筹融合、协同并进。 史志军指出 要实事求是、用脚丈量,坚决不能照搬照抄、只搞一种模式。要遵循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在系统总结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成熟一种、推广一种,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市委副书记赵正兰,市委常委、秘书长徐子佳,副市长邱华康参加调研。(杨 尚)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