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大梁”?淮安经济开发区将做好“三篇文章”
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 奋战当“夏” 决胜全年 7月23日,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发出“抓项目 挑大梁 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后,淮安经济开发区迅速行动,紧扣“工业强区”战略,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全力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 今年以来,淮安经济开发区深入践行区委“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工作导向,锚定“2+2+N”产业定位,在项目招引建设方面成效显著。1-6月,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达40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有2个;新开工亿元项目27个,新竣工项目11个,完成有效投资125亿元。“一区三园”实现开票销售231.56亿元,同比增长6.65%,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淮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刘爱勇介绍,上半年开发区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在招商选资、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新招引11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和14个新一代电子信息项目,新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7个,实现工业开票159亿元。库比森轮胎、伟时电子等一批优质企业顺利竣工投产,盐穴压气储能等一批重点项目也即将投产运营。 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淮安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将从项目、服务、环境三方面着手,全力冲刺下半年目标。 在项目推进上,开发区将做好“项目文章”,确保下半年新开工项目20个、新竣工项目10个,重点推进10-30亿元项目落地。同时,力争下半年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30亿元以上项目2个,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新培育列统企业20个以上。 服务优化方面,开发区将做好“服务文章”,深化人事薪酬改革,优化“一张挂钩表、一张进度表、一个问题库”服务机制,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从落地到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环境提升上,开发区将做好“环境文章”,持续推进园区形象提升工程,完善邻里中心、科创园等配套设施建设,以“产城融合”的新面貌迎接建区30周年,奋力在全市省级开发区中争先进位,为全区经济发展“挑大梁”作出更多贡献。(沈艺荞 祁新凯)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