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项目推进捷报频传!
新增“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数全市最多,获得二季度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优秀县区“流动红旗”,完成工业投资124.9亿元,为五年来同期之最······今年以来,淮安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当龙头、作表率”目标不动摇,全力推动重特大产业项目攻坚再上新台阶,以工业大突破推动经济大提质、发展大跨越。 盛夏的淮安区,捷报频传。智能制造及工业人工智能样板基地项目开工后仅一天,采江高端智能制造高性能钢带项目又顺利开工。“接二连三的项目开工,得益于一个个优质项目的成功签约。今年来,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紧盯主导产业、重点区域,组建了6个专业驻点招商分队,聚焦科技型项目这一核心任务,打造6+2+1招商工作体系,加速构建高水平招商选资新模式。”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陆恒青介绍。 今年来,我区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补链、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创新招商思路、优化招商方式,全力打好项目招引“组合拳”。1—6月,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75个、协议引资额444.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3%。其中,10—30亿元以上项目12个,30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招引的工业项目中,科技型项目及苏州、深圳等重点地区项目,占比均在60%左右。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中希一体成型电感、文善AI电感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10亿元项目落地实施。 一面是如雨后春笋般的项目开工,另一面是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场景。在康乃馨高端织造和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顶着烈日在加快二号厂房建设。“整体进度已经80%了,一号厂房还剩一些扫尾工作,二号厂房钢结构主体完成。按照计划,我们将在9月底前完成交付。”中天建设集团康乃馨项目部项目经理张坤介绍,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高端纺织品10000吨、智能装备500台套的生产能力,年可实现销售20亿元、税收9000万元。 像康乃馨项目一样正在攻坚冲刺的,在淮安经济开发区里还有许多。今年来,我区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加速”的奋进姿态,全力加速项目建设。在政策驱动上,区考核办补充完善项目攻坚“555”工作机制12条具体措施,推动在建项目抢抓当前有利施工时机,全力赶进度、稳投资,切实以投资保进度、以进度促投资。合源锂创固态电池、可川功能薄膜等一批重特大工业项目加速推进。 在项目建设热潮涌动的同时,一批重大项目密集竣工投产,也为这片热土注入了蓬勃的发展活力。“今年2月底,总投资100亿元的库比森轮胎项目一期顺利竣工投产,仅用241天便实现了首胎下线,刷新了业内同类项目建设速度。6月份首轮开票就超2000万元,成为地方新的经济支撑点。”漕运镇党委书记贾苑说。 今年来,我区动态建立签约待开工、开工待竣工、竣工待列统、产出质效、科技型项目5张项目清单,实行重特大产业项目清单化管理、穿透式推进,为项目加速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上半年,新竣工亿元项目24个、新增转化列统11个,同比分别增长14%、83%。继库比森轮胎项目之后,投资53.6亿元的国信苏盐压气储能项目也顺利实现部分投产,为地方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服务的支撑。今年来,我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一企一策”、专班推进,推行“一站式”服务、“保姆式”帮办,制定个性化培育服务计划,为项目建设开辟了“绿色通道”。同时,强化要素保障,统筹做好土地、资金等资源调配,确保项目建设“粮草充足”。 不飘移、不飘然、不飘浮,扭住项目不松劲、大干工业不放手。如今的淮安区,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如同强劲的引擎,正驱动着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向前。我区将继续保持项目建设的强劲势头,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项目建设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为谱写淮安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张攀江)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