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江苏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动态播报:
关窗!关窗!预警来了! 信长星在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调研 淮安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淮安最新人事任免 我市收听收看全省2025年“慈心为民 善行江苏”网络捐赠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并召开续会 接二连三,项目推进捷报频传! 全省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 转发周知!免保教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注意有大到暴雨!淮安人下班早点回家 淮安区全力迎战夏日汛情——党组织和党员先锋筑起“红色防线” 车桥馄饨街焕新记 时隔一个多月,省长对“苏超”再提新要求 局部大雨!短时阵风7到9级 淮安两家单位,搬迁了! “工业强区”再添新引擎! 凝心聚力保拍摄 共助名著淮安缘-《语说三大名著与淮安》宣传片后勤保障推进会顺利召开 重磅!免除学前一年保教费! 江苏13设区市上半年GDP出炉,淮安增速第一! 淮安最新领导干部任职 淮安区委常委会召开议军会议 淮安局部大雨 任 前 公 示 跑出黑暗心光灿烂 淮安区招商重点项目推进会召开 史志军到金湖县调研 34℃!周四立秋,多雷阵雨天气 淮安生态文旅区:重大项目攻坚蓄动能 营商环境优化促升级 使命担当看交通:建好“大通道” 打造“枢纽城” 锚定“第一镇”、当好“排头兵”,施河镇挑大梁、这样干! “热血铸军魂 同心庆八一”——甘露村暑期文艺惠民活动圆满举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注意有大到暴雨!淮安人下班早点回家

发布时间:2025-08-07 17:55:31 来源:今日快讯

  淮安市气象台

  8月7日16时发布

  晚间天气

  今天市区最低气温27.2℃,最高气温34.2℃。

  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等,局部大到暴雨,偏南风3到4级,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7到9级,26℃到32℃。9日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大到暴雨,26℃到32℃。

  受冷暖气流交汇影响,明天我市有雷阵雨天气,后天开始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请注意防范。

  据@江苏气象 预测

  未来三天

  全省自北向南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

  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

         

  全省天气预报如下

         

  最近雨水较多

  出行难免被雨淋到

  有些人图省事

  淋雨后不洗头

  这样做可能为健康埋下隐患 

图片
图片图片

  淋雨后不洗头,可能导致毛囊炎!

  通常,雨水的pH值小于7,呈弱酸性,因此弱酸性雨水淋湿后,可能会引起头皮的瘙痒和发炎,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脱皮的症状。

  同时,雨水中还含有微生物和病菌,淋雨后不及时洗干净,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毛囊发炎。

  雨水与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病菌混合之后,可能会刺激到头皮,导致头皮皮脂腺分泌增多、头皮出油加重。

  此外,淋雨之后,头皮受凉,还容易诱发感冒。

  淋雨后记住要做3件事!

  1.洗头、洗澡

  回家后要及时用热水淋浴,做好头皮和头发的清洁,沐浴时一定要用带有杀菌作用的沐浴液。

  热水可以加强头皮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头皮和头发的健康,洗干净之后要立即吹干,可以预防感冒。

  2.清洁耳朵

  使用医用棉签蘸取酒精或碘伏等消毒液,轻轻清洁外耳道。消毒液可以有效杀菌,预防感染,但需避免过度清洁以免损伤耳道。

  3.衣服消毒分开洗

  淋过雨后的衣服也要做好及时消毒,因为雨中带有大气层中的各种污染物,还会和路上的污物混杂在一起,回家后需及时脱掉衣服,然后与其他衣服分开放。另外,清洗时要用消毒液浸泡之后才能彻底杀菌。

  淋雨后这些事不能做!

  1.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

  淋雨后,应避免立即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应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干身体上的水分,或选择用热水洗澡,这样可以帮助身体迅速恢复正常温度。

  2.脚上受伤的人、经期女性蹚水

  脚上有伤的人、处于经期的女性不要蹚浑浊的雨水。经期蹚水易引发急性附件炎,出现下腹疼痛肿胀、月经失调等。

  淋雨后护住这3个关键部位!

  脚部

  雨天里,脚接触雨水,湿寒之气会趁机侵入,所以脚是第一道关卡。

  脚底是人体所有身体器官的反射区,天热时身体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雨水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雨水中的真菌等微生物较多,皮肤还会因此感染,出现脚气、湿疹等。

  蹚水后洗完澡最好用热盐水泡泡脚,驱寒杀菌,之后用手搓搓脚底,直到皮肤微热。

  腰部

  下雨天,湿衣服贴在身上,时间长了会造成女性宫寒等,男性腰部受寒肾气受损,会感觉疲惫乏力。

  雨季最好在办公室备一件衣服或几条干毛巾。回家后,不妨做做艾灸,行气活血、祛湿驱寒。

  颈部

  夏季颈部是受凉重灾区,再加上雨天湿气入侵,无疑是雪上加霜。

  可用电吹风吹吹脖子后的风府穴(位于后颈部颈顶窝处),此穴是治疗头颈部疾病的常用穴道。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刘健,手机15951267999 苏ICP备2024101405号-1

运营机构:淮安区焦点传媒工作室,法人代表: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