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江苏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动态播报:
老区淮安| 车桥镇: 九五后新农人团队服务千家万户助推乡村振兴 中到大雨!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来袭! 调整!淮安区城乡公交运营时间 杨炳权,为你点赞! 非法设立的生态文旅区,就是对总理家乡淮安区资源的肆意掠夺 农民画画家潘宇入选民进中央宣讲团,将赴贵州传递“淮安力量” 淮阴区领导来我会调研 吴晓丹赴金湖开展“一线三包”活动 淮海街道交通社区:崇尚科学拒邪教,共筑平安防线 亚洲拳王吉家明荣归故里 河下古镇共话拳坛风云 多地明确:取消35岁限制! 防震减灾 安全“童”行 颜复调研推进重点在建项目 用爱心点亮光明,为盲人健康护航 河下街道:解决诉求“只跑一地” 解开心结“只进一门” 淮安区藏军洞历史考证 微信最新公告:集体下架 信长星调研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大雾警报!淮安要下雨了! 淮安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召开学习会 形神相依得清趣  —林志书法艺术赏析 弘扬沂蒙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孟良岗战役纪念馆 定了!苏超半决赛将在这2个城市举办 淮安区召开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工作复盘会议 要 下雨了! 淮上墨香贺国庆・建元文创绘新篇 / 淮安书画公益赋能文创活动国庆启幕 镜阅淮安区 | 河下古镇人如潮 10/9 165.72万!千年古韵碰撞年轻潮流 淮安区“双节”文旅成“流量收割机”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双节”——淮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里的“双节”幸福图景 刘小涛任江苏省副省长,代理省长职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老区淮安| 车桥镇: 九五后新农人团队服务千家万户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10-15 18:20:55 来源:今日快讯

  
       

       在革命老区车桥镇的田头车间之间,一股青春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模样。以九五后陈杰为代表的17人新农人团队,以科技为犁、以创新为种,在芡实产业的广阔天地中深耕细作,通过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赋能千万农户,书写着“一粒芡实富一方”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2019年,大学毕业的陈杰毅然回乡,投身芡实产业。面对这一新的领域,他用心钻研种植技术、找准市场规律,仅用五年时间就从“门外汉”成长为精通芡实全产业链的“土专家”。他创办的创兴德(淮安)农业有限公司,现已发展芡实基地3.5万亩,年销售额突破2.1亿元。

  陈杰深刻认识到,传统农业的短板在于分散化、低科技化和低附加值。为此,他带领团队持续推动科技创新:2020年攻克机械化去皮脱壳技术,彻底改变手工剥壳历史;2021年制定首套芡实种植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2023年引进高产新品种,亩产提高了13%;2024年自主研发超低温锁鲜速冻技术,建成国内首条自动化生产线,目前年加工能力达150万公斤。这一系列技术突破,为芡实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与农户联系最紧密的市场主体,陈杰团队运营的千润公司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服务模式,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产前“统一标准”。公司制定选种、育种标准,指导农户科学选种,推动镇域品种统一,从源头保障品质;细化土壤净化、水源管理和肥料使用规范,为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产中“田头指导”。在栽培及田间管理阶段,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提供精准技术帮扶,实时防控病虫害,确保芡实健康生长。此外,公司还通过召开芡农大会、组织培训等方式,将标准转化为农户的自觉实践。

  产后“兜底增收”。公司不仅制定采摘和初加工标准,推进剥壳、清洗、废水处理环节的生态循环,更以高于市场价5元的价格托底收购,解除农户销售之忧。目前已带动2600户农民参与芡实产业,户均年增收2.1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温度,公司专门设立“芡农之家”,免费提供饮水、雨衣、雨伞、绿豆汤等暖心服务,每一环节均有专人引导,极大增强了农户的归属感和信任感。

  

  陈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探索出“基地+农户”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双链模式,为周边农户提供种、收、运、储、加工、冷藏、销售全程服务。5年来累计增加农民务工收入5500万元以上,实现了“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在产业协同方面,陈杰与苏州小数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整合资源、拓展市场;带领17名大学生研发团队开发出芡实糕、芡实酒、预制菜等深加工产品,大幅提升附加值,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如今,淮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芡实单体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占全国35%以上。

  陈杰说:“下一个五年,我们将致力于攻克育苗移栽机械化、新品种培育、烘干技术等瓶颈,继续推动产业向高科技、高效率、高效益迈进。”

  编后 以95后陈杰为代表的新农人团队的故事,是中国新农人转型升级的缩影。从单打独斗到组团服务,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从低效农业到全链产业化,这群年轻人用智慧和汗水让芡实变成“金豆豆”,让农田成为共富的源泉。

  一颗芡实,跨越千年时光;一群青年,激活一江春水。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新农人正以服务为笔、梦想为卷,绘制出一幅淮安老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

王益民采访陈杰现场

【责任编辑:刘 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刘健,手机15951267999 苏ICP备2024101405号-1

运营机构:淮安区焦点传媒工作室,法人代表: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