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小舞台”释放“大能量”——记淮安区车桥镇“六会”会长朱荫桃
他身兼多职,履职尽责,职职闪光。在淮安区车桥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关工主任、老区建设促进会、乡村发展协会、老年协会、老年体育协会、乡贤协会会长等多个岗位上,面对上级多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忙而不乱,井井有条,且处处出彩,个个领先.6个群团、社团组织全区先进,且连续12年从没间断。他,就是准安区车桥镇“六会”会长—朱荫桃。 他说:组织信任,是我的工作动力。2012年,朱荫桃从车桥镇人大主席岗位上退居二线,第一个“老字号”职务就是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当时,车桥镇多个“老字号“组织正处于政出多门、群龙无首,缺少领军人物,为了使“老字号”力量得到整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党委把这副担子交给了他。从人大主席到老促会、扶贫开发协会会长,从“主角”成为“跑龙套”。他迅速调整心态,给自己角色定位,深入村居调研,专心致志的学习“两会”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内容。在其位尽其责,他始终保持在职时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节奏,认真研判“两会”工作方向和基层分会组织的建立。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拿出了“两会”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村级老促会分会组织全覆盖。同时,他积极构建“两会”工作人才库,他把有威望的退休干部、有财富的商界精英、有知识的科技人才、有热情的“五老”志愿者吸纳到“四有”会员中来,把脑瓜子灵、嘴巴子行、笔杆子棒、脚板子硬,有奉献精神的乡贤请到“两会”当副会长、理事、秘书长,从热衷公益事业且有激情、有热情、有奉献精神的“五老志愿者选到“两会”中担任各个社团组织负责人,从而为“两会”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撑和经费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团队编创了车桥战役8场话剧《火红的芦花》、小淮剧《抗日小英雄王元甲》、芦家滩阻击战《群英谱》、多集《车桥诗刊》以及40多万字的《车桥史话》和60多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为该镇多个百姓理论说唱团提供了宣传老区精神的文艺素材。2018年,在全区老促会文艺调演中,该镇拿了4个优秀节目奖、1个创作节目奖和团体一等奖。2020年,中国老区建设发展促进会工作会议在山东聊城召开,朱荫桃作为全国乡镇唯一基层老促会会长作《传承老区精神,助推老区发展》的典型交流发言。疫情期间,他发动全镇多名会员,向省级助医助困平台捐款58600元,向镇捐款7800元,组织“四有”会员向一线防控人员送款送物60余次。 他说:职务再多,也要出色出彩,发光发热。时隔一年,车桥镇“老字号”的职务就一个接着一个地落到朱荫桃的身上,除了对接区6个平台,还担任车桥镇诗词楹联协会、“五老”志愿者协会、大车桥传媒协会、广场舞协会等10个协会总会长,对此,朱荫桃没有向镇党委政府说不,他认为,这是党委政府对自己政治上的信任,能力上的认可,工作上的肯定,并表示,职务再多,就是把配角当着“主角”演,小事当着“大事”做,多点发力。朱荫桃在担任镇关工委主任岗位上,成立了由关工委牵头,镇团委、妇联、公安、司法、综治、卫生、学校等部门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联盟组织,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开展工作,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他组织“五老”宣讲团、百姓理论说唱团进学校、进村居进行演讲、演出百余场。同时,组织各村居、各校外辅导站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并为280多名留守儿童聘任了代理家长。在疫情期间,全镇代理家长为留守儿童打印投送网课教学案20000多份。该镇“四有会员”余建从,在疫情期间为车桥中心初中多名困难学生捐款捐物近万元。“四有会员”赵传宝为传承红色基因资助泾口中学建立“王元甲班”。“四有会员”刘玉金为车桥中心初中捐赠18台空调,自费为全镇800多位学生家长征订《家长阅读》课本。2020年、2021年朱荫桃两次在全市关工委会议上作《三道加法》做好代理家长工作作典型发言,此稿还被《中国火炬》杂志全文刊登。2022年车桥镇关心下一代工作获得省关工委的表彰。2023年车桥镇党委政府、关工委同时获得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表彰。宣讲团尹炳荣获得了江苏省最美“五老”称号。同时,朱荫桃同志关工委工作、老促会工作先后被区委区政府和市“三会”评为先进个人。 他说:老干部工作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不是大局,却影响大局;唯有在服务大局中,才能有为有位。他兼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针对老干部年龄特点,本着就地就熟的原则,主动为老干部参加党组织活动牵线搭桥,实行线上线下同步,集中分散同行,确保支部党员教育管理无盲区、无死角,2022年在全市召开的老干部“党建工作大家谈”会议上,车桥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作为唯一的基层党建工作作典型交流,他的“六联六化”发言成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品牌。受到市老干局的高度赞誉。同时,他还被市老干局评为50佳党员,多年来他为全镇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上党课20多场,每年组织老干部和“五老”志愿者到红色景点接受教育。几年来他为200多名贫困学子争取“滴水筑梦”助学资金60多万元,为450名空巢老人争取22.5万元的慰问金,为500多名困难学生、留守儿童争取帮扶资金30多万元,为病灾户、特困户争取助医助困资金10万余元,为470名儿童圆了微心愿,为26名残疾人找到就业岗位,助力多名有志青年创业成功,为80名“五老”志愿者每年免费体检,为101名“五老”骨干每年发放每人500元的慰问金,多次携手“四有”会员在全镇68名街道保洁员中开展“小小爱心粥.暑期十五天”和春节送温暖活动。在他的引领下,“党建带关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社建、党建带队建”工作红红火火,落地生根。他带领大车桥传媒协会每年在国家、省、市、区各大新闻媒体上发表发布各类报道文章260余篇,每年用“公众号”、小视频、抖音、淮安东乡平台助力地域文化高质量传播千余次,全方位展示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 他说:“五老”是一支“离得近、叫得应、接地气、冒热气”的志愿者队伍。广大“五老”志愿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发展同向发力,与群众同步前行。如何让这一群体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为,积极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用乡音传递党的声音。他千方百计把全镇“老字号”的力量进行整合。在他的悉心培植下车桥镇从3个“五老”志愿者团队变身为现在35个健身文化团队,5个文艺团体,10个协会,千名“五老”志愿者队伍,每年由他亲自组织的重大节点活动40多项,分散送演180多场,让健身文化遍布全镇每个角落。他的燕之梦团队还把广场舞跳到央视五套,获得了农民“舞王”称号。车桥雨露艺术团还被省文化厅评为优秀文化团队。在区各部门组织的活动中均有车桥团队的身影。目前,车桥镇“五老”健身团队有舞龙队、高跷队、莲湘队、腰鼓队、西游队、八仙队、花船队、太极拳队等10多个特色健身文艺节目。12年来车桥镇老体协工作蝉联全区年终考核第一名,多次作典型交流发言。 他说:尽己所能服务社会,用爱真心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为擦亮车桥红色文化品牌,朱荫桃向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乡村发展协会争取资金40多万元,在车桥中心小学门前兴建百米红色文化长廊,在泾口老政府院内建设了500平方米的“乡村文化大舞台”以展示车桥红色记忆和老区风采。他对文化长廊36块版面的千幅图片的配文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红色文化长廊成了一道传播红色文化和时代旋律的知识点。为充分发挥“五老”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作用,他利用原泾口镇政府大院闲置用房,建立了“五老”志愿者“三团一心”办公室。“三团”百姓理论说唱团、老干部宣讲团、维稳工作团,“一心“五老”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几年来,两名驻法庭的五老志愿者协助车桥法庭每年调息上诉案件500余起,占总诉案件的30%以上。“五老”维稳工作团每年协助基层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百余起。宣讲团到基层送讲30多场,说唱团送演180多次。他主管的老龄工作也是精彩纷呈,在全市“十大孝星”评比中淮安区获选的两名“孝星”均被车桥囊括。他兼任振兴发展分会会长后,他始终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题,积极探索“乡贤人才”发展模式,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推动乡贤回归、人才回家、智力回乡、资金回流、信息回转、文化回哺、公益回扶、人气回聚,走出一条“凝乡贤之力、聚乡贤之智、尽乡贤之能、谋共富之道”的有效途径。在去年,年终总结大会上他的典型发言获得了区领导的多次点赞,并将发言稿在乡贤报上全文发表。乡贤工作也获得上级的表彰。十几年来,朱荫桃同志的“六会”是誉满连年、可圈可点。他用“小舞台”释放“大能量”,“小平台”促进“大和谐”,“小群体”实现“大融合”,用实际行动奏响了“最美夕阳红”的乐章,激发了团队优势,参与民生服务,化解民困纠纷,倡导民和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他用“六会”工作“典”亮银发生活,彰显银龄风采,用自己的力量服务社会,用爱心和真心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