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咸高军:生活絮语(八)
生活絮语(八) 咸高军 一 近中年,要读《闲情偶寄》《陶庵梦忆》《文饭小品》,也要读《传习录》《日知录》《读通鉴论》,读《藏书》《焚书》。很多年里常翻《传习录》,好其博大昌达,好其行墨俊爽,不及其他,只论文章,近乎买椟还珠。实在也是那珠光宝气太盛,映得人睁不开眼。如今年岁渐深,开始买珠还椟了,把玩起珠光与宝气。且容我恭呈三炷心香,从《传习录》起,真、诚、简、灵 、行、韧。在这六个字里把王阳明一肚皮的光明照将出来。 二 年轻的时候,我们那样执着于生活。我们要高楼大厦,要富丽堂皇,要烈火烹油,要鲜花着锦。可是知天命后,我只想要舒适的布衣,要遮风挡雨的泥屋。窗前几枝花,眼前层层绿。 晨起,在这安静凉爽的天地,一个人踱步,听花落声、虫叫声、流水声、脚步声……听自然万物的声响。也张望,云中看世界,静里有乾坤。在人生岑寂处,悠远地活着,感受着人世间这阔大天地。 哦,早餐了,来一碗园中青蔬煮成的素面,绵绵幽香,热热地暖入心肠。 唉,没窍!写下这些文字时,眼前已经浮现出了平落古镇街头的宁静和奶白奶白的那碗汤面。 就这点出息,没办法。将就将就吧! 三 没有哪种草木像艾草这样,通过光合作用蓄积了太阳的能量,又以这样微小、持续的热量温暖你的皮肤,进入你的经络,直到脏器、骨骼。这是彻骨的艾(爱),深入骨髓的温暖。 四 看多了煮鹤焚琴,我还是选择在心底珍藏着一片丰茂的盎然诗意。所谓“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陶渊明的桃花源,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五 偶尔会替一株绿植思虑:要如何修炼,才能开出一朵花,又一朵花,结一些不大不小的果实。 六 繁密硕大,柔软富丽,如锦似绣,只要花开,便恣肆汪洋,向日而倾。丛丛簇簇,高大丰茂,金黄!金黄!!像阳光,像金子,摇曳着灿烂。每一株都茎杆笔直,挺拔向上,甚至高达丈许,豪气尽显。望一眼,便让人心潮澎湃! 七 城里的狗与猫都不少。 唯一的区别是,狗被人宠着,有吃有喝和人住在家里,而猫流浪着。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狗而不喜欢猫呢?理由是不是狗忠诚,猫是喂不熟的?据我观察,狗的忠诚是狗懂得自己的角色和现状,它能看主人的眼色,能听主人的调遣,碎步如奴,摇尾若妓。而猫恰恰缺失这些,只能沦为流浪汉的命运。 狗猫的生存状态何尝不是人的生存状态呢?在我们的周遭,谁更能在社会关系中寻准自己的身份和位置,谁又是被无形的东西支配着成为奴隶和玩物,谁又是心冷如冰也有着自己的硬度,心碎如玻璃了也要恶意去轧车轮放气? 唉,这个世界蛮好玩的! 八 天气预报有雨,打电话问了家里人,却也就那几滴,响声蛮大,砸在地上溅出铜钱般大的湿。像是故意着来摔死。 江阴倒是太阳烈烈,三十七度。这是告诉我:信仰必须火红 ! 作者:咸高军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