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建立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体系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联合公布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名单,淮安区成功入选,是全市首家获批该项目县区。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该区按照“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总体要求,大力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建设。 制度先行。结合国家、省、市政策文件和该区实际探索建立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配套制度,细化并统一程序规范和实体标准,具体是明确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专职队伍职责和工作程序,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管辖机制,完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的督办、转办、移送等程序,制定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文书格式,规范内部审批流程,明确当事人救济渠道,增强裁决法律文书的说理性。 配强队伍。精心抽调一批执法经验丰富、法律素养高的一线工作人员,成立行政裁决案件执法人员,其中多名同志具有律师资格证,初步实现每个分局3人以上可办理行政裁决案件,并配备齐全的执法设备。同时,加强《专利法》等系列业务书籍自学,参加省局、市局举办的各类专利侵权纠纷业务技能培训班,邀请专家举办多场专利侵权纠纷裁决案件培训班,短时间内极大执法人员业务能力。 分流衔接。建立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执法联动机制,根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相关规定,在案件查处的各个环节发现涉嫌犯罪问题,立即移送,应移尽移,防止以罚代刑。重点推进“执法+司法”衔接,发挥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和刑事打击效能,主动出击加强对专利侵权多发重点领域的监管,实现了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的有机结合;加强和公安机关、检察院的三部门联动,如遇疑难复杂案件及时会商协作,将行刑衔接工作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定期和司法机关开展人员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双方在专利权保护方面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服务区域特色产业。突出该区特色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绿色建材、现代教育装备和羽绒纺织行业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建立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实行案件繁简分流,针对电商领域专利侵权纠纷的特点建立快速调解机制。对立案时请求人已提交专利权评价报告的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件,经当事人陈述和质证后,推行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书面审理制度。此外,引入现场勘验公证存证机制,与公证机构建立公证存证合作工作机制,对大型机器或有可能灭失的证据材料,联合公证机构现场进行公证取证,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确保提取证据的法定效力。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