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盱眙县委书记孙志标:发挥党建“牵引力” 激发振兴“源动力”
《群众》杂志2024年13期发表盱眙县委书记孙志标署名文章《发挥党建“牵引力” 激发振兴“源动力”》。现原文转载分享如下。 发挥党建“牵引力” 激发振兴“源动力” 孙志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盱眙县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火车头”,牵引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在乡村田园绘就既富又强的美丽画卷,先后获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稻虾共生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2023年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等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点燃乡村振兴“强劲引擎”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盱眙聚焦聚力聚神产业,将党建引领作为产业振兴重要引擎,县委牵头成立乡村振兴和龙虾产业突破指挥部,将乡村振兴和龙虾产业突破作为全县重点实施的“五大行动”之一,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稳住农业“基本盘”。实施“党建赋能·兴企强链”行动,龙虾产业链党建入选省级联系点。盱眙龙虾连续9年位列中国水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榜之首。加快“二次创业”、推动“接二连三”,设立北京盱眙龙虾品鉴堂,打造南京荔枝广场一批旗舰店。实施“盱振兴·一村一品”党建赋能计划,以盱眙龙虾为龙头,做响马坝西瓜、黄花塘雨山茶、穆店果蔬等特色产业,打造更多有特色、有认可度、有竞争力的品牌矩阵。夯实工业“压舱石”。产业振兴既要农业强,也要工业兴。坚持把工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助推器”,用工业发展反哺乡村振兴,把工业强县作为首要战略,矢志不渝招大引强、招大引新,以此带动就业、促进创业。特变电工、华晨光电、合利来等50亿元以上项目相继签约、陆续开工,云创电子、大唐环保等一大批10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既提振了全县上下的精气神,又鼓起了更多农村劳动力的钱袋子,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班上,拥有稳定的岗位、稳健增长的收入,在家乡感受“稳稳的幸福”。打好文旅“特色牌”。作为山水绿城、千年古城,盱眙生态禀赋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深挖山水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先后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连续五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大运河“百里画廊”环洪泽湖公路盱眙段全线贯通,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建成开馆,第一山、明祖陵景区入选江苏“运河百景”。打造“白天深呼吸、夜晚数星星”的天泉湖旅游度假区,获批长三角首选慢生活旅游度假区。
绘就乡村振兴“幸福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盱眙牢固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农民腰包更鼓。实施党建赋能村级集体经济“双攻坚”行动党建项目,2023年全县154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5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1%,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制定党建赋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条”,在省市率先创新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10个省定重点帮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24.05%。去年以来,桂五镇高庙社区、黄花镇黄花塘村分别成为省政府、市委主要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激励乡村振兴的动力更强、成色更好。让服务品质更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镇村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最大程度减少城乡生活的品质落差。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开展“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财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让治理体系更优。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丰富“三提三知”群众工作法,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实施“精微网格”工程,将党建、政法、安全生产等网格“多网合一”,按照“全员参与、划片包干、按人定户”原则,建立村情户情档案,做到底数清、数字准、人头熟。通过党员代表会议、党员联户走访、党群服务中心“民意墙”等方式,精准了解群众诉求,分类建立“绿、蓝、黄、橙”四种问题清单,推出“五点半课堂”“红心为民”等个性化服务项目,形成了更为精准优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擦亮乡村振兴“最美底色”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生态是盱眙最美底色。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江淮生态经济区引领区。打响生态保护“攻坚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严格落实“三个千万不能”要求,推进生态碧水三年行动、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等,守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凹土产业链党建,发展风电、光伏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强玄武岩、石灰岩等开发利用,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黄金资源”释放“黄金效益”。唱响环境整治“协奏曲”。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编制村庄发展规划,10个村获批省级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三级先导”工程建设为抓手,结合农房改善,系统开展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推动村庄由一时美、一地美,转向持久美、处处美,连续多年获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估第一等次。吹响乡风文明“新号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李银江、中国好人吴凯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以获批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为契机,推进移风易俗,摒除陈规陋习,构建第一山历史文化、黄花塘红色革命、天泉湖绿色现代三位一体婚俗改革阵地集群,用婚俗新风带动文明乡风,激活乡村振兴“精神密码”。
提升组织效能 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乡村振兴,关键在干。作为革命老区,盱眙传承弘扬铁军文化,提升作风效能,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配强振兴“带头人”。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更多能力强、冲劲足、敢决断、有激情的“自燃型”干部脱颖而出,镇领导班子中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比例提高至22.4%。加强村支部书记队伍管理,优化考评体系,出台村支部书记专职五级管理、常态化选拔选聘进镇级领导班子和事业编制等文件,涌现出全国“三农”人物徐玲、省“百名示范”村支部书记史春峰等一批先进典型。打造人才“蓄水池”。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乡贤“归雁”工程,成功回流在外能人196名,带回产业项目34个。实施“田菁英”乡村人才培育工程,依托26个“乡村振兴人才实践基地”,今年以来累计培训1460余人次。深入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完善出台乡村振兴人才扶持政策,从创业、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多方面,及时解决急难愁盼,让乡村人才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专心发展。提振干部“精气神”。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树立“严快紧实”工作标准,以一批重特大项目落地、民生实事兴办完成、重点工作有效推进,实现了党员干部精神面貌和乡村振兴发展成效在“要求严、行动快、节奏紧、作风实”上的可喜变化。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结合苏北唯一全省监督体系试点县建设,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举措,激励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大胆作为,在2497平方公里的都梁大地上,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