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预警!淮安区这名女子只因扫了这个码,竟被骗走200万元!
防范电信诈骗 提升反诈意识 典型案例 近日,淮安区居民李小花(化名)在家拆快递时,看到包裹上贴着一个二维码,写着“扫码进群,免费领礼品,还能刷单赚钱”。她想着扫一下又不亏,就扫码加入了一个所谓的“企业微信群”。群里很热闹,“客服”热情地指导她下载了一个叫“浪漫营地”的APP,说做任务就能轻松赚佣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小花按照指引充了150块钱。嘿,还真返了230块!净赚80块轻松到手。这让她觉得,这钱好像来得挺容易。可这甜头刚尝到,麻烦就来了。APP突然弹窗提示“操作错误”,她的账户被“冻结”了。李小花一下子慌了神。群里“客服”立刻“贴心”地安慰她,说这是小问题,只要“继续做任务”就能“解冻”。被“冻结”吓住的李小花,完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简直像电影情节,却真实得可怕。对方开始要求她进行“线下交易”。第一次,她竟然真的按照指示,带着整整17万5千元现金,送到了对方指定的地方。钱交出去,她以为问题解决了。然而,“客服”很快又联系她,说“数据异常”,需要“进一步处理”,要求她继续“做任务”。已经被套牢的李小花,像着了魔一样,又分多次,亲自带着大笔现金,奔波于不同的城市——先是宿迁某地,接着又是扬州某地。她一趟又一趟地送,像在执行什么秘密任务,前后累计送出了186万多元现金!加上之前的17万5,她亲手送出的现金总额高达203万9千多元。直到十几天后,对方还在不停地说“钱没收到,需要继续做任务”。看着空空如也的积蓄,再看看对方永不满足的要求,李小花才如梦初醒:哪里有什么刷单赚钱?哪里有什么解冻任务?从头到尾,她都在被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操控,像个提线木偶,亲手把自己辛苦积攒的血汗钱,一捆一捆地送到了骗子的口袋里。那一刻,天旋地转,心凉如冰。 案例解析 1、刷单返利皆诈骗,凡是以“免费礼品”“做任务返佣金”名义诱导转账、线下交付现金的均为诈骗。刷单本身属于违法行为,任何宣称“垫付资金返利”“刷销量赚佣金”的套路,本质都是利用前期小额返利骗取信任,最终实施大额诈骗。2、此类诈骗受骗群体多为警惕性较低、寻求兼职机会或贪图小利的群体。诈骗分子精准利用受害人“轻松获利”的心理,通过“赠送礼品”“首单返现”等噱头降低防备心,逐步诱导受害人陷入连环骗局。3、骗子通过快递二维码、社交群聊等渠道引流,伪造正规APP界面,以“操作错误需解冻”为由逼迫持续转账。本案中,诈骗团伙通过“线下现金交付”规避线上转账监管,以“分批送钱至多地”方式拖延受害人察觉时间,是刷单诈骗的升级变种。4、所有刷单行为均属违法,不存在“安全垫付”任务。切勿相信“高额返利”“稳赚不赔”话术,牢记“前期返小利是饵,后期鲸吞是真”。凡是要求线下交付现金、脱离平台交易的,必然是诈骗。 5、警惕“线下现金交易”陷阱,立即切断联系并报警。若已遭遇诈骗,务必保留聊天记录、充值凭证、现金交付地点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大额现金交付难追踪,更需及时提供嫌疑人线索。 警方提示 希望广大居民朋友都能认真阅读反诈民警发布的每条宣传信息,并转发至更多群聊,随时提高警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真正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如有任何疑问,大家可随时拨打公安反诈专线96110,我们随时为您答疑解惑,帮助您识骗、防骗。 来源:淮安区警方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