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军礼”‖黄海潮
7 月 5 日,“黄海一勺” 文学公众号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九旬老兵郁翔通过微信发来手写信与身穿军装的军礼照,致谢平台对其文章《二哥失踪三十年》的及时编发与给力传播支持。 郁翔生于 1934 年,1951 年参军,1952 年入朝参战,转业后在安丰中学任政治老师。他的二哥 1947 年被抓壮丁,1949 年被迫赴台,母子三十年隔绝,母亲直至临终未能见其一面。即便二哥后来归乡认亲,母亲的遗憾也无法弥补。郁老一直想通过网媒讲述这段往事,直至 6 月底在 “家在古镇” 群里看到 有人分享“黄海一勺” 的精品文章,故:向其版主投稿《二哥失踪三十年》。 一勺收稿后,及时与郁老沟通修改和制定传播方式,于次曰发布了郁老的该篇文章。文章发表后,一勺全方位立体式分享推广,取得不俗业绩:获 730个人阅读、16人留言、47人点赞、41人推荐该文。市人民广播电台汪志良称郁老是 “抗美援朝幸存者中的重量级人物”,安丰文化名人倪源义、《莫愁》主编韩丽晴等均点赞文章情真意切,郁老学生、南京书法家吕华江全家传阅后亦深受触动。 《黄海一勺》公众号铆定“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的采编定位,始终坚持“三问一试”工作法,三问即为啥创办公众号、选稿用稿要件是什么、怎样才能让读者愿意看乐意点(赞)?一试即美文定稿发表前,编辑人员必须进行试读试听,如果连发布人都觉得不顺难懂,那此稿绝对要被直接枪毙,再好的文友关系也不能破例。郁老特别欣赏一勺 “编、读、写”三方互动工作机制,赞许 “文章不顺,再好关系也不破例用稿” 严谨操守。因年事已高听力障碍,未能亲身前来敬军礼感到抱歉,他希望平台继续以大众文字传递文化力量,在文化强市中走在前做示范。 这一跨越两岸的故事,以文字告慰了母亲的在天之灵,也让老兵的家国情怀通过平台得以传递。(李 斌)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