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慈善总会会长赵洪权一行赴省慈善总会座谈交流
发布时间:2025-01-11 15:26:56
来源:今日快讯
2025年1月9日,淮安市慈善总会会长赵洪权一行赴南京,拜访省慈善总会李小敏会长等领导,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
赵洪权会长首先感谢以李小敏会长为首的省总会一班人,长期以来对淮安市慈善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淮安的慈善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在省慈善总会的精心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困难群众关切,积极探索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中淮安慈善的新实践。特别是新一届理事会换届以来,总会一班人按照“高标准站位,高质量推进”,谱写新时代慈善事业新篇章的总体定位,不断探索具有更佳质效的慈善运转新模式,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新的业绩,展示了新一届理事会的良好风貌。
一是在慈善募捐方面,经前期工作的协调与沟通,1月4日,市委、市政府邀请全市爱心企业代表,召开“同心向善·慈润淮安”座谈会,市委书记史志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顾坤主持座谈会。全市27家爱心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见证下,与市慈善总会签订了认捐协议,6家企业代表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这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的情感非常深厚,支持慈善工作的力度非常强大。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的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通过我们的超前谋划,过细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另外,2024年全市网络募捐筹集善款和参与人次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37%和40%,实现了“双增长”的目标。
二是在项目谋划方面,我们深知项目在慈善工作中重要性精准对接、反复协调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出群众急需、认可性高、有感染力的以“一老一小”为主的“十慈十善”项目,以更具实效性、辨识度、联动力、覆盖面的项目化务实举措实现慈善惠民的目标。
三是在助学帮扶方面,联合民政、教育等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聚焦“一老一小”和患重病的困难群体,开展了一批助学帮困、携老扶幼的慈善项目,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积极参与省市联动项目,“情暖江苏”“儿童大病救助”“慈善光伏照万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等项目在淮安市得到有效落实。
四是在文化宣传方面,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基层活动,引领向上向善、行善乐善的全民慈善新风尚。编印出版《善润春苗》中小学生慈善读本近万册,在关天培小学启动“创建全国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工作,坚持安排和策划慈善活动,利用活动扩大宣传,讲好慈善故事,扩大淮安慈善的影响力。
五是在自身建设方面,修订《会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募捐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定,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外出学习考察交流,召开全市慈善项目工作交流暨网络募捐活动总结会,树立了干字当头、担当有为的鲜明导向。
李小敏会长在听取淮安的工作汇报后,对淮安的慈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慈善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希望淮安市慈善总会加大对救助项目的探索与研究,积极拓展慈善募捐新思路,争取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为此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增强慈善募捐组织程度。市慈善总会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困难挑战,充分挖掘资源,强化统筹安排,将线上募捐和线下募捐结合起来,企业捐赠与公众参与结合起来,慈善捐赠与慈善信托结合起来,集中募捐与日常捐赠结合起来,努力做大慈善事业发展基本盘,推动募捐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匹配。
二是进一步提升慈善项目救助温度。在项目实施中将物资救助与服务帮扶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针对淮安市农村人口占比较高的情况,将慈善资源和力量更多投向农村、投向农民,助力党委政府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及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三是进一步拓展慈善文化宣传广度。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媒介,常态化开展慈善组织、慈善人物、慈善事迹的宣传。在打造校园慈善文化品牌的同时,积极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推动形成“同心向善、慈润淮安”的良好局面。
四是进一步加大慈善会系统建设力度。学习好贯彻好实施好新修改的慈善法,不断提高总会管理运行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引导各级慈善会努力探索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慈善组织为支撑、慈善项目为牵引、慈善基金为保障、多元参与为基础的社区慈善发展路径。
省慈善总会副会长高晓平、刘成林、戚锡生。淮安市慈善总会副会长沈在宏、徐业恕、贾书成,监事长秦浩,秘书长李海波等参加座谈交流。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