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项目亮实绩 | 流均镇:党建引领促发展 激发致富新“硒”望
今年来,淮安区坚持将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工作作为高质量党建工作的新引擎,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为持续扩大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创新成果的示范引领效应,现特在“淮安先锋”微信公众号推出“书记项目亮实绩”专栏,对部分成效明显、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书记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宣传推介,进一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全区基层党建工作质效。 项目介绍
推进举措 一:突出规划领航 整合资源、系统推进 镇党委居中统筹、科学调度,对照流均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步骤和要素配置需求,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持续优化富硒稻米、荷藕种植、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和分区引导,为后续项目承载留足空间。全面深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成果巩固提升,理清镇域水面土地资源分布和利用转化情况,聚力推进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资产清算重整,加快集体资产资源权属界定和回收进程。整合运用产业发展引导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又快又好推动高标准农田、池塘生态化改造、灌区改造等项目成片建设。 二:突出一核多元 市场运作、建强主体 加快推动镇级富硒产业合作联社及18家村级集体合作社实体化运作,组建专业团队,完善组织架构,强化集体所有资源市场化经营管理。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大户”多元合作模式推广,围绕溪南、中心、沿荡等富硒土壤集聚地块,鼓励村级集体合作社加快引导土地规模流转、成片开发、平台发包,主动吸引有资质、有实力的社会资本进“均”发展,抱团发展、合作共赢。全力支持鼎丰米业、江苏藕宝等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富硒大米输出基地,积极开发“硒+N”衍生产品,延长链条,丰富业态。 三:突出矩阵宣传 培塑品牌、赋能发展 扎实推动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做好绿色富硒食品、有机农产品品牌商标认证,深度参与省市区线下农产品推介及产销对接活动。大力培养本土红色主播,广泛对接线上新媒体平台,不断放大品牌推广效应。坚持品牌打造和品质提升并轨推进,充分发挥人才党支部、硒米科技党支部技术推广和示范优势,稳步扩大绿色防控和生态农业应用率。 项目成效 一:资源“优化整合” 夯实集聚基础 稻虾、藕虾、渔蚌共养等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广泛推广,新建各类混合种养基地1.66万亩,完成池塘生态化改造4000亩。争取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渠南灌区续建工程等项目接踵落地,农业设施配套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打造富硒地水稻(南梗9108)千亩连片示范基地1家、百亩示范点5家。 二:平台“带动在前” 激发致富合力 镇级乡村振兴公司和18家村级富硒合作社顺利挂牌并探索实体化运作,累计完成土地流转3100亩、水面流转7900亩,村平集体经济增收达7.8万元,头桥村、沿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50万元,全力冲刺全市集体经济收入“十强村”。争取上交大苏北研究院技术帮扶,牵线淮阴师范学院、市农科院设立流均硒米研究工作站、富硒功能性食品研发中心,从源头提高品质、丰富品类,推动产能释放。鼎丰米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区首批通过“江苏精品”国际认证。年扩产10万吨富硒大米项目立项开工,江苏藕宝净菜加工年产量突破5200吨。农业规模化经营队伍持续壮大,新成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12家,创成市级以上示范农场2家,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余人。 三:品牌“以特取胜” 焕新硒望质态 鼎丰米业顺利通过“流均富硒米”机构认证,都梁村680亩富硒蒲菜培育基地创成市级蒲菜科技示范基地并通过农产品硒含量专业检测。流均镇成功创建省级绿色优质荷藕生产基地,“藕宝”“绿草荡”“留君”等一批农副产品绿色品牌先后进入省市军创市集、南京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购销合作名录;国庆节期间,溪南富硒地大米、藕粉登上里运河文化长廊展销会,流均牌农产品市场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下一步措施及目标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