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江苏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动态播报:
眼科惠民进社区,贴心服务暖人心 史志军调研金湖县经济工作 《新华日报》头版聚焦盱眙! 省直无锡淮安宿迁组省人大代表在淮集中视察 淮安要下雪了 淮安明确!这些补贴标准提高! 省级名单出炉!淮安+15 清江浦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信长星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企业和专家座谈会 奋进十年,江苏绘就“强富美高”新画卷 重磅!江苏将全面放宽 放假通知:不调休!不免费! 十载慈善路 同心筑梦行——淮安市2024年慈善拍卖活动圆满举办 东台米好吃的传说:范仲淹将此稻米献皇帝后列贡米! 淮安: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百米” 钦工镇开展“温暖秋冬 理论润心”主题宣讲活动 全省优秀,恭喜淮安这5位演员! 5191个投资项目背后:淮安区为何独占18.32%的投资份额? 书记项目亮实绩 | 流均镇:党建引领促发展 激发致富新“硒”望 中央选江苏省7市建交通枢纽,南京没意外,淮安上榜,常州无缘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工作分工的通知 弘扬原生态世遗榨油技艺,您家食用油是古法压榨的吗? 为了“吃一碗想三年”特色小吃,他千里迢迢求东台名厨学艺 重要提醒:不收费! -5℃!淮安气象最新发布! -5℃!“冬至”! 最高补贴14万!全面启动! 镜阅淮安区 | 古往今来 12/16 “淮安红椒”博士基地可年辛2500万盘育苗带领群众致富 淮安这道“第一菜”,是享誉千年的“天下之至美”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新华日报》头版聚焦盱眙!

发布时间:2024-12-19 16:28:20 来源:今日快讯

  12月18日,《新华日报》头版聚焦盱眙,刊发报道《善用文化之力 播扬幸福气息 盱眙今年2400余场文化活动惠及群众400万人次》。现将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善用文化之力 播扬幸福气息盱眙今年2400余场文化活动惠及群众400万人次

  “十里莺啼传喜报,硕果满园正好……”11月28日,盱眙县穆店镇举办第二届“这片稻田有故事”诗草沙龙活动,居民王桂华第一次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朗诵。今年,60岁的王桂华爱上了诗词,她跟着镇里的芳草诗社上课,从平仄、押韵学起,逐渐能依谱填词。

  

  近年来,盱眙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创新公共文化形式、升级公共文化空间、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全力推动文化惠民,用多彩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高品质供给

  惠民活动办到家门口

  走进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茶馆布局的江淮剧场是老盱眙人常来的地方。除了传统剧目,这里还不断推出《第一山》《戏歌唱响淮河边》等原创剧目。“我们开展小剧场黄梅戏周周演活动,老票友们周周都有戏看。”该剧场负责人说。

  

  除了优质戏剧的日常供给,盱眙还围绕传统节日推动文化惠民,今年在各个节庆期间举办的非遗巡游、“唱响尅街”等活动累计吸引数十万群众参与。

  村民“点单”,剧团唱戏。每逢周末傍晚,马坝镇文化惠民广场都十分热闹。除了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天仙配》《罗帕记》等传统黄梅戏曲,盱眙县黄梅剧团更以本地事本地人为原型,创作了《好人张能平》等全新剧目。

  

  盱眙每年送戏下乡演出百余场,实现全县13个镇街全覆盖;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展示展演的文化舞台,完成“四季村晚”基层演出13场次;开展四季文化公益培训班,提供形体、朗诵、书法等方面课程。截至目前,全县今年共开展公益文化惠民活动2400余场,惠及群众近400万人次。

  高效能使用

  实践阵地释放大能量

  11月26日,官滩镇古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舞蹈室一派火热,古河夕阳红文艺宣传队在此排练渔鼓舞、花鼓伞等节目,打算在县元宵节汇演上一展身手。去年7月,投资1100万元的古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投入使用,内设图书室、健身房、儿童乐园、助农直播间等16个功能区,平均每月接待群众3000余人次。

  

  通过整合现有的农家书屋、关爱驿站、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资源,盱眙高标准建设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9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实现全镇文明实践阵地100%覆盖,还建设了雨山茶韵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基地。

  

  为更好地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盱眙以镇、村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整合理论宣讲、文艺演出、阅读推广等功能,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超市”,使之成为群众想来爱来的社区服务新平台、思想文化宣传主阵地。

  

  多元文化人才的加入,让文明实践阵地更具活力。“接到镇文广站电话,我高兴坏了,这门手艺我免费教!”9月,马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村民罗怀凤开办工作室、传承非遗棕编技艺。盱眙挖掘整合各类乡土人才,由各镇村文化站牵头,鼓励更多文化文艺领域的名家大师、专业人员入驻实践阵地,建立人才资源库,进一步丰富文化服务种类和形式。

  高质量建设

  人才队伍展现新风采

  “县文化馆老师的指导效果立竿见影,我们的舞台呈现明显不一样了!”都梁戏剧艺术团的朱建兰说。11月18日,盱眙县文化馆对18个民间文艺团队提供现场辅导。“今年我们已组织两轮专家结对辅导,民间团体的参与热情很高。”县文化馆办事员陈安然说。

  

  围绕省文旅厅“双千计划”,盱眙通过县文化馆结对辅导和上级部门专家现场辅导等方式,培育提升了数百名群众文艺骨干,以及阳光艺术团、手牵手文艺队、第一山戏迷票友联谊会等7支成熟的群众文化团队。

  盱眙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一批有影响的区域文艺领军人物和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接连涌现。县黄梅戏剧团今年新创黄梅戏《郎对花 姐对花》《真假新郎》获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剧团副团长戎慧在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中荣获“优秀演员奖”。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刘健,手机15951267999 苏ICP备2024101405号-1

运营机构:淮安区焦点传媒工作室,法人代表:刘健